WSZ-AO-2.5地埋式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
魯盛環保WSZ地埋式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采用以去除有機污染為主的A/O法處理工藝,提高污染物的去除率,操作靈活,全自動控制,工藝新、效果好、不怕腐蝕,使用壽命長。
WSZ地埋式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包括:設置于化糞池,或建筑物、住宅污水排口,或污水溝旁,其內沿污水流向順次設置含填充物的厭氧處理部分、含壓力泵的輸送部分和含好氧、兼氧、局部厭氧微生物填充物和人工通風系統的綜合生化處理部分;其特征是:
1)沿污水流向順次設置如下兩個箱體:厭氧輸送箱體1A和生化箱體1B;厭氧輸送箱體內中間設隔板1.3,將箱體分開為厭氧箱1和輸送箱2兩部分,隔板上開隔板通水口1.4和裝內導水管1.5;厭氧輸送箱體頂蓋上對應厭氧箱和輸送箱兩位置分別至少設有一個厭氧觀察井1.6和輸送觀察井2.3;生化箱體1B內設綜合生化處理部分,形成生化箱3;輸送箱和生化箱內設從上方將兩個箱壓力水路連通的輸水管2.2;生化箱下方為排水口1.3。2)兩個箱體均為用防腐材料制作的密封箱體;觀察井均帶密封蓋。3)設置自控系統9,包括:①在厭氧箱、輸送箱和生化箱內,分別配置至少如下三個一組的傳感器:水位傳感器9a、PH值傳感器9b、DO傳感器9c;在生化箱排水口1.3處,至少配置如下三個檢測儀:流量監測儀9d、COD檢測儀9e、氨氮檢測儀9f;②設云端服務器:至少有數據接口、處理器CPU、內存、顯示器、WEB網頁端、APP端;③設采集傳感器數據、向工藝設備傳送執行信號及向云端服務器收發信號的控制器;工藝設備至少有輸送箱內的壓力泵、人工通風系統用外部風機。
若設置在建筑物、住宅污水排口,或污水溝旁,則建筑物、住宅污水排口與厭氧箱之間增設預處理箱8;預處理箱包括:預處理箱體8A、其內的隔柵7、自控隔柵清洗裝置7.2、隔柵傳感器7a、預處理水出口8.1和預處理出水管8.2(見實施例2)。上述防腐材料可為金屬、玻璃鋼或集裝箱所用材料。上述厭氧箱內填充物可包含懸掛式填充物。上述厭氧箱內可布置為活塞流流態結構。上述輸送箱內可有輸水管的滿流輸送裝置。上述生化箱內可設有催化填充物和固定填充物。上述人工通風系統包括:上下通氣管道和外部風機,氣流方向是自上而下。上述排水口帶不通風的水封。
WSZ-AO-2.5地埋式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
1.設備采用的生物接觸氧化處理工藝,體積小,適應性強,耐沖擊負荷性能好,出水水質穩定,不會產生污泥膨脹。
2.填料比表面積大,微生物易掛膜,脫膜,在同樣有機物負荷條件下,對有機物去除率高,穩定可靠。
3.水解酸化可有效污水血色,分解大分子有機物,減少后續處理負荷。
4.沉淀效果理想,可獲得較好的出水水質。
5.消毒處理,去除率能夠達到99.4%以上。
6.妥善處理剩余污泥,保證系統的穩定可靠運行,排泥方便,減少人工操作。
7.可有效減少臭氣擴散;
8.運行管理簡單,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運行狀態調整,以獲得較好運行效果;
9.設備凈化效率高,BOD去除率在85%~90%,出水各項指標達到二級或一級排放標準。
10.設備能夠處理屠宰行業類污水及其相類似的工業有機污水。
污水處理步驟:
A、預處理:將需處理的污水自流入集水池中經過預處理后,經污水泵打入到水解池中;
B、水解處理:水解池中填滿半軟性填料,利用附著在半軟性填料上呈膜狀的厭氧菌或缺氧菌對水解池中的污水進行水解處理3~6小時后,溢流至好氧池中;
C、曝氣處理:好氧池中填充有半軟性填料,對好氧池進行曝氣,利用附著在半軟性填料上呈膜狀的好氧菌對好氧池中的污水進行曝氣處理6~12小時后,溢流至二沉池中;
D、沉淀、消毒:溢流至二沉池中污水經過沉淀并消毒后可直接排放到環境中。
工藝流程及工作機理
絮凝沉淀凈水技術主要包括藥劑混合、絮凝反應和沉淀分離三大主要工藝步驟,
絮凝沉淀凈水技術的工藝流程
1 混合部分
混合過程也可稱為初級混凝,其實質是混凝劑水解產物在水中的擴散過程。水中膠體顆粒同時脫穩凝聚,是取得較好絮凝效果的先決條件,也是節省投藥量的關鍵。
在水處理反應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動力學因素是亞微觀擴散[1]。當研究尺度接近湍流微結構尺度時,亞微觀傳質主要由慣性效應引發的物質遷移造成。串聯管式初級混凝設備和管式微渦初級混凝設備,就是利用高比例、高強度微渦旋的離心慣性效應克服亞微觀傳質阻力,增加亞微觀傳質速率。
2 絮凝部分
1.2.1 絮凝動力學致因
絮凝長大過程是微小顆粒接觸與碰撞的過程。絮凝效果的好壞取決于以下2 個因素: 一是混凝劑水解后產生的高分子絡合物形成吸附架橋的聯結能力,由混凝劑的性質決定; 二是微小顆粒碰撞的幾率和如何控制其進行合理的有效碰撞,由設備的動力學條件決定。在絮凝池中大幅度地增加湍流微渦旋的比例,可大幅度地增加顆粒碰撞次數,改善絮凝效果。可通過在絮凝池流動通道上,增設多層小孔眼格網或微渦折板的辦法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