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張床位一體化醫院污水處理設備
魯盛環保生產的一體化醫院污水處理設備進水、出水、液控、曝氣、清洗和在線監測系統集成為一個整體,結構緊湊、布局科學合理、操作維護簡單、出水穩定可靠、方便運輸安裝,尤其適用于較分散的中小型醫院和中小城鎮廢水處理,是廢水處理裝置上的創新。
醫院污水處理的原則和工藝
針對醫院污水處理的原則,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遵守國家及地方有關環保法律法規和技術政策;
2 采用成熟的工藝技術及設備,充分發揮其優勢,滿足設計要求,確保穩定運行;
3 在設計中貫徹節能的原則,最大限度降低廢水的處理成本和運轉費用,實現資源化利用,爭取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
4 充分考慮工程操作、管理、維護的方便,降低勞動強度;
5 采取必要措施,盡量減少環境影響,避免二次污染;
6 合理降低工程造價和運行費用,提高工程效益,同時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統的可靠性;
30張床位一體化醫院污水處理設備工藝參數確定
1 生物接觸氧化工藝參數
在50 L的塑料桶中掛入1組直徑為125 mm的彈性立體填料,加入城市污水處理廠二沉池污泥20 L進行接種掛膜。掛膜成功后,采用預處理后的污水作為進水,水質指標CODCr為197.1~246.4 mg∕L,BOD5為98.6~123.2 mg∕L,SS濃度為68.8~85.0 mg∕L,氨氮濃度為30.2~41.8 mg∕L,總大腸菌群數大于18 000個∕L。在控制溫度等其他條件不變時,分別進行氣水比、容積負荷、pH對BOD5和氨氮去除率的影響單因素試驗。
1.1 氣水比
為有效降解污水中的有機物,生物接觸氧化池中需提供充足的溶解氧(DO),以保證有機物的正常氧化,而氣水比直接影響反應器中DO濃度。在容積負荷為0.50 kg∕(m3·d),進水流量為6.25 L∕h,溫度為20~26 ℃的條件下,設置氣水比分別為5:1、10:1、15:1、18:1,研究其對污水中BOD5、氨氮去除的影響。
1.2 容積負荷
在污水pH為7.0,氣水比15:1時,設置容積負荷分別為0.15、0.30、0.50、0.80和1.00 kg∕(m3·d),即對應的進水流量分別為1.875、3.750、6.250、10.000和12.500 L∕h,水力停留時間分別為24.0、12.0、7.2、4.5、3.6 h,研究容積負荷對污水中BOD5、氨氮去除的影響。
1.3 pH
在容積負荷為0.50 kg∕(m3·d),氣水比15:1時,設置pH分別為6.0、6.8、7.0、7.5、8.0、8.5和9.0,研究其對污水中BOD5、氨氮去除的影響。
2 高效沉淀池工藝參數
采用六聯攪拌裝置,在1 000 mL燒杯中進行混凝試驗,考察單獨投加PAC、聯合投加PAC與PAM情況下,混凝劑投加量對處理效果的影響。
2.1 PAC
取接觸氧化池出水(SS濃度為87 mg∕L),分別加入10、12、15、18和20 mg∕L的PAC,混合3 min,靜置沉降30 min后,取上清液測定SS濃度。
2.2 PAC+PAM
取接觸氧化池出水(SS濃度為87 mg∕L),加入15 mg∕L的PAC,快速攪拌3 min,混合均勻,然后加入PAM并慢速攪拌8 min,沉淀30 min,取上清液測定SS濃度。
3 消毒池工藝參數
以高效沉淀池的出水為研究對象,在1 000 mL的燒杯中,分別投加5、10、15和20 mg∕L(以有效氯計)的ClO2,接觸時間為1 h,檢測進水(高效沉淀池出水)及消毒后出水的總大腸菌群數,分析消毒前后總大腸菌群數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