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Z-A-2.5m3/h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
WSZ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多用途,應用范圍廣,反應器整體布局緊湊,空間利用率高,極大限度的節省占地面積,整體反應器是整體工藝、內部結構設計、新材料相結合的新產物,保證了水的流動性和循環性,并且大幅度的降低了能源的消耗。我們負責送貨上門、設備安裝我們派人上門安裝并專門進行技術培訓。
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污水經過進水管進入初濾調節池,首先在引流座的引流下,污水依次經過水平的初濾板完成初步過濾,大雜質過濾在初濾板上方,經過一端時間的使用,通過兩端的氣壓缸收縮,初濾板在轉軸的支撐下向下轉動直至與折疊導板接觸,此時大雜質在傾斜的初濾板上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著初濾板落入折疊導板一側通過排雜口收集,排雜完畢,兩端的氣壓缸伸長,初濾板回復至水平狀態,能夠對污水進行初步過濾去除大雜質,同時能夠定時對過濾出的大雜質進行清理,便于后續污水處理的便捷和高效,避免出現堵塞管道的現象;
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操作步驟
步驟一:污水經過進水管進入初濾調節池,首先在引流座的引流下,污水依次經過水平的初濾板完成初步過濾,大雜質過濾在初濾板上方,經過一端時間的使用,通過兩端的氣壓缸收縮,初濾板在轉軸的支撐下向下轉動直至與折疊導板接觸,此時大雜質在傾斜的初濾板上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著初濾板落入折疊導板一側通過排雜口收集,排雜完畢,兩端的氣壓缸伸長,初濾板回復至水平狀態,然后在初濾調節池對污水的水量和水質進行調節,調節污水pH值、水溫以及曝氣;
步驟二:通過第一水泵將初濾調節池抽入到厭氧池中,往厭氧池中加入厭氧菌,利用厭氧菌使有機物發生水解、酸化和甲烷化,去除廢水中的有機物,同時溫控循環箱的儲水槽內的加熱電阻工作對內部水進行加熱,然后通過熱泵工作往內層的換熱管注入循環熱水,通過換熱管和內層的換熱對厭氧池的污水進行溫度調節,當換熱管內熱水溫度降低時重新回到儲水槽內進行加熱利用;
步驟三:厭氧處理后的污水經過循環口進入膜生物反應池,通過膜生物反應器在自吸泵的作用下對膜生物反應池內的有機污染物降解和對泥水進行分離,抽取獲得中水排放到中水池,鼓風機鼓入空氣,污水中的泥土等雜質落入膜生物反應池底部的旋轉頂座上,通過伺服電機帶動旋轉頂座逆時針轉動,泥土等雜質轉動的同時被擋座阻擋,泥泵工作通過吸嘴對擋座阻擋的泥土等雜質輸送到污泥池,同時第二水泵將膜生物反應池底部的未處理*的污水重新輸送到厭氧池,循環重復處理。
WSZ-A-2.5m3/h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主要有七部份組成:
(1) 全自動格柵:調節池中的污水由水泵抽至格柵內,格柵用于攔載污水中的微小漂浮物和懸浮顆粒,攔載下來的污物隨格柵齒耙自動進入污池中,污水流入后續工藝中,該格柵為日本進口設備,具有分離效果好(柵條間距2mm)能自動除污物、不易堵塞、使用壽命長等優點。格柵選用二臺,一備一用。
(2) 缺氧池:缺氧為脫氮處理而設置,經過格柵分離后的污水自流進缺氧池與接觸池中的回流硝化液相混合,缺氧池中放置NZP-II型填料作為反硝化細菌的載體,填料對氮、磷、硫化物去除效果好,停留時間為2小時與前續工藝中的污泥池相結合形成A/O法處理工藝,從而達到脫磷、脫氮的目的。
(3) 生物接觸氧化池:共分三級,總且化時間6小時,前二級采用NZP-I型填料,該填料水流特性十分*,第三級采用NZP-II型填料,該填料比表面積大,處理負荷達14kgBOD/m3.d是一般填料的5-10倍,生化池采用中心廊道微孔曝氣,污水在生化池內不斷循環,充分地與填料上的生物膜相接觸,達到有機物迅速降解作用。
(4) 二沉池:生化后的污水進入二沉池,二沉池設計表面負荷0.9-1.2m3/m2.d二沉水槽為升降式可調液位,齒形集水槽,其槽集水均勻沉淀效果較好,二沉的污泥氣提至污泥池。 (5) 消毒池:按國家標準:TJ14-74制作,消毒池停留時間為30分鐘,消毒劑采用固體氯丸,一般一周投加一次。
(6) 污泥池:經格柵攔載的污物和二沉池污泥均進入污泥池,污泥池內設有污泥硝化系統,污泥池上清液回流至調節池。
(7) 風機房、自動控制柜:風機房單獨設置,內裝二臺進口風機,風機房和微機控制柜為一體,風機房出風管和設備進風管相連結,其距離不超過15米。
設備特性:
1、設備緊湊,占地省;
2、移動床填料直接使用在厭氧池內,脫氮除磷效果好。氨氮去除率95-99%,磷去除率70-75%,總氮去除率80-85%,有效消除水體的富營養化;
3、組合生物濾池反洗時需很小的曝氣量和水量,比傳統砂濾法和曝氣生物濾池有很大的提高,容易操作,且節省投資;
4、移動床填料和過濾填料壽命長,可使用30年,無需更換;
5、主體設備水力停留時間(HRT)約為7小時,效率高,流程緊湊;與現有固定床生物膜反應器填料相比較,處理效率提高了30-50%,運行費用降低30%;
6、城市污水和生活污水經處理后,出水各種指標均達到和優于中水水質標準;
7、自動化程度高,操作、維護方便;
8、可根據規模及現場情況,放置于地下、半地下和地上;
9、無異味,污泥產量小,不需濃縮,設置于地下時無噪聲,對環境影響小;
設備優勢:
1、主體設備有效停留時間小于7小時,即可達到COD<50mg/L、氨氮<5mg/L、SS<5mg/L的效果;
2、曝氣池混合液SS僅在100mg/L以下,污泥產量低,無須設置二沉池,可直接進入后續上流生物濾池系統;
3、生物膜薄(10-300μm),生物活性高,無堵塞和大片脫落現象;
4、相比傳統工藝,投資zui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