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魚養殖漁友云監測
長期以來,水產養殖行業留給人們的印象是:規模越大,死得越慘;招工困難,年齡偏大,重體力活;養殖企業努力控制品質,水產品質量安全仍遭到質疑。智慧漁業就是解決這些問題的突破口。
在論壇的報告環節,中易物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唐賓國也有類似的看法:“互聯網+、人工智能、智慧漁業,不是簡單的智能控制單元。智能設備只是基礎,而對所抓取到的數據的分析、預判和處理能力,才是智慧漁業的高級之處。”
鮑魚養殖漁友云監測
唐賓國告訴記者,比如,當智能傳感器監測到水中的溶氧很低、甚至接近零氧時,除了報警,能否給養殖戶提供原因和趨勢預判,給出有針對性的指導意見并實現智能增氧。這種場景時常發生,就像小龍蝦養殖的“五月魔”。所以,挖掘的數據價值是智慧漁業未來的方向。
“而在傳統捕撈漁業方面,交易中間環節多、信息不對稱、價格不透明、漁民漁企融資困難等一直是行業痛點。積極利用大數據,全面改造傳統的海洋漁業,重新改造交易方式,提升交易效率,終帶來產業的升級改造。”寧波海上鮮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葉寧表示。“水產養殖業的發展有兩個主要的方向,一個是朝著集約化的方向,也就是實現設施化和智能化;而另一個就是朝著生態化和有機化的方向發展。”中國科學院院士桂建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