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具清洗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魯盛環保餐具清洗污水處理設備結構設置合理簡單,將餐飲用水通過氣浮池、生物接觸氧化池和活性炭過濾池多重處理方式進行處理,處理后的水質較好,而且處理效果穩定、經濟合理,工藝簡單,可廣泛推廣使用。
該設備調節池的頂端設有格柵,調節池通過污水泵與一級高效氣浮池頂端的進水口連接,一級高效氣浮池、二級高效氣浮池的頂端設有刮渣機,刮渣機的末端設置有排渣槽,回流管道的一端與生物接觸氧化池連通、另一端與溶氣罐連接,回流管道上設有循環泵,一級高效氣浮池、二級高效氣浮池的底部靠近進水口一端安裝有釋放器,溶氣罐通過溶氣管道分別與安裝在一級高效氣浮池、二級高效氣浮池的底部靠近進水口一端的釋放器連接,它結構設置合理簡單,成本低廉,將餐飲用水通過氣浮池、生物接觸氧化池和活性炭過濾池多重處理方式進行處理,出水水質較好,處理效果穩定、經濟合理。
餐具清洗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工藝流程
隔油調節池
由于服務行業的排水時間集中, 水質, 并且水質變化大, 設置調節池調節水質、水量。考慮到生產中的實際情況, 水力停留時間確定為36h。容積80m3。調節池內設提升泵一臺。由于污染物量少, 由于隔油池處于有氧或缺氧狀態, BOD、COD處理率相對比較高, 氮的硝化和反硝化反應, 處理量較低;隨著設備運行, 氧氣的消耗, 系統趨于正常, 在隔油池處于缺氧或厭氧的狀態, 由于大量硝化反硝化作用, BOD、COD處理率逐漸下降, 趨于穩定;氮的硝化與反硝化反應增加, 使氮的處理效率增加, 且趨于穩定。
SBR反應池前期處理效率較低, 這是由于活性污泥處于培養、馴化階段, 且進水水質不穩定。當活性污泥達到設計濃度時, 進水穩定后, BOD處理效率為95%, COD處理效率為90%, 氨氮處理效率80%, 經過試驗檢測, 符合餐具清洗污水排放標準。
特點:
(1) 占地面積小, 總容積為150m3;
(2) 污泥量少, 減少污泥處理工序;
(3) 投資省, 設備、土建等費用為30萬左右;
(4) 可以有效的利用SBR反應器的特點;
(5) 微生物培養方便。污泥采用城市污水廠, 直接投入SBR反應池, 通過1周的馴化, 可以達到設計要求;
(6) 有機物濃度高的污水去除效果好;
(7) 脫氮除磷效果好;
(8) 該系統的自動控制部分還需要進一步改進。
餐具清洗污水間歇性產生, 流量變化大, 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及氮磷。SBR反應器間歇反應, 既可以在曝氣的條件下發生好氧反應, 去除大量有機物;又可在沉淀、靜置的條件下, 發生缺氧、厭氧反應, 脫氮除磷。
操作流程
曝氣
曝氣池是由微生物組成的活性污泥與污水中有機污染物物質充分混合接觸,并進而降解吸收并分解的場所,它是活性污泥工藝的核心。曝氣系統的作用是向曝氣池供給微生物增長及分解有機物所必須的氧氣,并起混合攪拌作用,使活性污泥與有機物充分接觸。在曝氣池內,懸浮的大量肉眼可觀察到的絮狀污泥顆粒這就叫做活性污泥絮體。隨著有機污染物被分解,曝氣池每天都凈增一部分活性污泥,這部分叫做剩余活性污泥。用污泥泵直接排出系統之外---污泥池。
培養
培養初期,每天悶曝22h,靜置2h,排放4L廢水,再加入4L自配水。7天后,污泥顏色呈黑色,沉降性能良好,出水混濁,測量MLSS、SV的值,反應過程中pH值、COD、NH3-N濃度沒有較大的變化,說明培養出的細菌量較少。14天后,污泥呈淺黑色,沉淀時泥水界面由開始模糊逐漸變得邊緣清晰,鏡檢時可以觀察到草履蟲、漫游蟲、裂口蟲、吸管蟲等。隨著生物相逐漸變好,預示菌種培養出來了。測量MLSS、SV的值,COD和NH3-N去除率分別達到43%和10%,污泥活性還不強,需要繼續培養。此后,每天運行兩周期,每周期曝氣10h,靜置2h。30天后,污泥的絮凝和沉淀性能良好,混合液靜置半小時,上清液清澈透明,泥水界面清晰,污泥呈黃褐色,鏡檢有大量新型菌膠團,較為密實,可以觀察到許多活躍的鐘蟲。測量污泥MLSS、SV的值,COD去除率達到90%以上,NH3-N去除率在30%以上,污泥活性較強,至此認為培養階段結束。
馴化
培養出來的活性污泥含有大量異養菌,而硝化菌是自養菌,污泥中含量非常少,需要進一步進行馴化,使之占優。與硝化菌相比,反硝化菌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強,生長和繁殖快,所以在一般情況下反硝化菌受到廢水物質的抑制程度要比硝化菌小。在活性污泥的馴化過程中,每隔兩天提高一次進水COD和NH3-N濃度。污泥馴化初期,COD去除率為85.59%,而NH3-N去除率僅為23.21%。這是因為異養菌占優勢,生長速率快,硝化菌世代時間長,生長速率慢,含量較少,與異養菌競爭處于不利地位,硝化反應速率低。4天后,NH3-N去除率明顯升高,達到了46.70%,這說明系統中的硝化菌逐漸占優勢,但NH3-N處理效果還不很理想,還需要繼續馴化。使得NH3-N的去除率在90%以上,系統取得了良好的脫氮效果,達到馴化目的。
工段說明
化糞池:化糞池采用磚混結構,外表涂上防水砂漿,主要用于廢水的預處理,降低污染負荷。
生物濾池:采用砼構造,外表涂上防水砂漿。主要功能是利用其中的生物填料增加表面積,增加生物菌的附著,通過微生物的代謝特性分解有機物。污水在此停留一定時間,以利于污水中的有機物得到充分降解。
人工濕地:采用砼構造,外表涂上防水砂漿。人工濕地對廢水的處理綜合了物理、化學和生物的三種作用。是人工濕地法處理污水的核心部分。濕地系統成熟后,填料表面和植物根系將由于大量微生物的生長而形成生物膜。廢水流經生物膜時,大量的SS被填料和植物根系阻擋截留,有機污染物則通過生物膜的吸收、同化及異化作用而被去除。濕地系統中因植物根系對氧的傳遞釋放,使其周圍的環境中依次出現好氧、缺氧、厭氧狀態,從而通過硝化、反硝化作用將污染物除去,實現達標排放。
出水池:通過分布在人工濕地末端的管道集水并自留入出水池,出水池中的水經過沉淀后排入下水管道,通過對集水池的采樣化驗,最終可以判斷人工濕地系統的運行情況。
氧化塘:分散式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經污水匯集進入氧化塘,氧化塘經過自凈能力,有效的進一步凈化廢水。
方案的特點
(1)采用粗格柵+提升泵房+細格柵+沉砂池+水解酸化池+SBR+普通快濾池+接觸消毒工藝,運行成本低,運行穩定可靠。
(2)污泥量少,污泥處理費用低。
(3)污水處理系統自動化較高、維護管理方便。
(4)污水處理的構筑物布局合理,充分考慮了生態、環保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