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屠宰場污水處理設備處理工藝
一、介紹
控制膜表面污堵的膜池擦洗占能量消耗的比例大;生化段供氧曝氣占比也較大。與傳統工藝相比,膜池擦洗、膜抽吸系統及膜清洗系統是MBR工藝能耗增加的主要方面,總占比近40%。
MBR工藝比傳統活性污泥法能量消耗高是其主要的劣勢所在。近年來,各方也在研究并采用不同的優化方式來減少能源需求,以尋求更有效的曝氣模式來提高曝氣效率。
二、屠宰及肉類加工廢水處理工藝
在現有屠宰與肉類加工企業廢水的末端處理中,除預處理階段有所差異外,大多數屠宰企業的廢水處理工藝基本類似。預處理方面,豬、牛、羊等畜類動物與家禽類動物加工的處理有較大差異,相比較而言,后者羽毛類雜物較多,前處理不僅需要粗略格柵,還需要采用一些行業專用的設備,如撈毛分離機、水力篩等。
生豬屠宰場污水處理設備處理工藝
處理工藝方面,目前該行業規模化企業采用的核心處理單元大多以厭氧與好氧相結合的組合工藝為主,小型企業主要采用簡單的厭氧發酵生物處理。
1.好氧生物處理工藝
屠宰廢水中的有機物在好氧微生物及充足的氧氣供給條件下,好氧分解為無機物質。目前,較為常用的屠宰廢水好氧處理工藝為活性污泥法及生物膜法。
2.厭氧生物處理工藝
厭氧消化池是早出現的厭氧水處理技術,由化糞池及雙層沉淀池組成,結構簡單且有機物去除效果好。美國、澳大利亞、歐洲等和地區在19世紀七八十年代將厭氧消化池應用于屠宰廢水處理中,但是,反應速率慢、占地面積大、對溫度要求高等缺陷使其在屠宰廢水處理領域的應用受到限制。
為了進一步提高處理效率,研究者們陸續開發出一系列厭氧生物處理工藝,屠宰廢水處理中常見的厭氧處理工藝有升流式厭氧污泥床、厭氧折流板反應器、厭氧序批式活性污泥系統和其他厭氧反應器。
3.組合工藝
獨立的好氧工藝或厭氧工藝均存在各自的弊端,且處理后的廢水難以達標排放。通過與單一厭氧或好氧系統對比可以發現,厭氧-好氧、厭氧-缺氧-好氧優化組合工藝具有更好的處理效果,在對屠宰行業環境影響評價的過程中,更推薦企業優先選擇優化組合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