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MBR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生產廠家報價
校區內生活污水與一般城市生活污水性質類似,主要來源于學生和教職工日常生活中衛生間沖洗、廚房和衣物洗滌等過程排放的污水,含大量有機污染物和懸浮顆粒污染物。污水的可生化性強,易于好氧生化處理。根據污水進水水質和污水處理的排放標準要求,污水處理工藝要求能除碳、脫氮、除磷和去除污水中懸浮污染物,校區內生活污水處理設施一般為小型處理站。選擇的污水處理工藝應具有占地面積小,投資省,操作控制和維護管理簡單,自動化程度高等特點。宜于小型生活污水處理的工藝有AO系列
流程
化糞池,格柵,隔油池,調節池,厭氧池,好氧池,膜池,消毒池,沉淀池,出水
1、a/o生物處理工藝均采用推流式生物接觸氧化,其處理效果優于*混合式或二、三級串聯*混合式生物接觸氧化池。并比活性污泥池體積小,對水質的適應性強,耐沖擊負荷性能好,出水水質穩定,不會產生污泥膨脹。池中采用新型彈性立體填料,比表面積大,微生物易掛膜,脫膜,在同樣有機物負荷條件下,對有機物去除率高,能提高空氣中的氧在水中溶解度。
2、a/o池采用了生物接觸氧化,其填料的體積負荷比較低,微生物處于自身氧化階段,產泥量少,僅需三個月(90天)以上排一次泥(用糞車抽吸外運)。
3、該設備采用的鼓風機除采取常規的消聲措施(如隔振墊、)外,房入口入安裝消音裝置,使設備運行時的噪聲小于a聲級50db(分貝),符合安靜小區要求,對周圍環境基本上無影響。
4、該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的除臭方式除采用常規高空排氣,另配有土壤脫措施。
5、整個設備處理系統配有全自動電器控制系統和設備故障損壞報警系統,運行安全可靠,平時一般人不需要專人管理,只需適時地對設備進行維護和保養。在醫院污水處理中,不同程度地含有多種病毒、病菌、寄生蟲卵和一些有毒、有害物質。如果不經過消毒,這些病毒、病菌和寄生蟲卵在環境中將成為一個集中的污染源,引起多種疾病的發生和蔓延,嚴重危脅人類的身體健康。通過流行病學調查和細菌學檢驗有關。醫院污水中病原體的含量大,對環境理化因素抵抗力強,因而在環境中的存活率比較高,有文獻資料證明,腸道傳染病的病原體可以在各種外界環境中生存,因此,醫院污水的消毒是醫院污水處理中的關鍵的一步。
學校MBR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生產廠家報價
1、系統檢查完畢確認全部符合工藝要求后,則先對SBR池進行單獨調試。調試分如下步驟:
(1)、*階段
A、配料:在調節池中進行。因原污水中含一定量的有毒有害物質,按原污水∶稀釋水=1∶4的比例進行配制料液,本工程原污水20m3,加入稀釋水80m3。根據該污水水質情況,如配好的料液其營養可能不夠,則需加入一定量的營養源—糞便水。
B、進料運行:料配好攪拌半小時后即可直接往SBR反應器中進料,進料1小時后開始連續曝氣約3~4天(注意觀察污泥性狀,以接種污泥恢復活性為準)。
C、排水:當污泥恢復活性,停止曝氣,靜沉1.0~1.5小時。放出上清液,約50~60m3。
D、重復上述A、B、C步驟。換料間隙為1天1次。
E、當污泥活性明顯增強,沉降性能良好,污泥中含有大量的菌膠團和纖毛類原生動物,如種蟲、等枝蟲、蓋纖蟲等,SV=10~30%時,表明污泥已經成熟,強制馴化期基本結束。
F、注意事項:在曝氣過程中,每天至少測2次溶解氧、pH、污泥沉降比;記錄測量數據。一般正常指標為:DO=1~2mg/l,pH=6~9,SV=10~30% 。
G、此強制馴化階段大約需時5~7天。
(2)、第二階段
當污泥恢復活性、強制馴化完成以后即可進入馴化試運行階段。此階段不但要培養出適當的菌種,還要確定活性污泥系統的好的運行條件。
A、配料:在調節池中進行。按原污水∶稀釋水=1∶3的比例進行配制料液,例如原污水10 m3,加入稀釋水30 m3。根據情況可適當加入一定量的營養源(糞便水)。
B、強制馴化完成后,停止攪拌,靜沉記錄,根據固液分離情況決定靜沉時間(一般為0.5~1.0小時),記錄靜沉時間。
C、排出上清液。取上清液100ml放入錐形瓶中,以備監測COD值所用。
D、進料運行:將配好的料液加入SBR反應器,兩個池子交替運行。先按22個小時為一周期進行運行。進料1小時后開始曝氣,連續曝氣4小時,停曝氣0.5小時;再連續曝氣4小時,停曝氣1.0小時;再曝氣3小時,停曝氣0.5小時;再曝氣3小時,停曝氣1.0小時;再曝氣2小時,靜沉0.5~1.0小時,開始排水,記錄排水時間,閑置0.5~1.0小時。曝氣過程中要及時監測DO和SV%;停曝后,重新曝氣前要監測DO,并作紀錄。一般指標為:DO=1~2mg/L,pH=6~9,SV=10~30%,水溫:10~35℃。
E、按以上A、B、C、D四步驟重復操作3~4天。注意觀察污泥性狀及生長情況,有條件時用顯微鏡觀察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生長狀況,并及時監測排水水質指標(DO、CODcr、pH、SS),做好記錄。
(3)、第三階段
可根據*階段調試情況調整運行周期如下,也可按上階段周期運行,這主要根據處理后水質情況及污泥性能而定。
A、配料:在調節池中進行。按原污水∶稀釋水=1∶2的比例進行配制料液,例如原污水20 m3,加入稀釋水40 m3。根據情況可適當加入一定量的營養源(糞便水),也可不加。
B、進料運行:將配好的料液加入SBR反應器。按12個小時為一周期進行運行。進料1小時后開始曝氣,連續曝氣3小時,停曝氣0.5小時;再曝氣3小時,停曝氣0.5小時;再曝氣2小時,靜沉0.5~1.0小時,開始排水,記錄排水時間,閑置0.5~1.0小時。曝氣過程中要及時監測DO和SV%;停曝后,重新曝氣前要監測D O,并作紀錄。一般指標為:DO=1~2mg/L,pH=6~9 ,SV=10~30%,水溫:10~35℃。
C、按以上A、B步驟重復操作3~4天。注意觀察污泥性狀,有條件時用顯微鏡觀察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生長狀況,并及時監測排水水質指標(DO、CODcr、pH、SS),做好記錄。
(4)、第四階段
A、配料:在調節池中進行。按原污水∶稀釋水=1∶1的比例進行配制料液,例如原污水10 m3,加入稀釋水10 m3。
B、進料運行:將配好的料液加入SBR反應器,兩個池子交替運行。按12個小時為一周期進行運行,進料1小時后開始曝氣,連續曝氣3小時,停曝氣0.5小時;再曝氣3小時,停曝氣0.5小時;再曝氣2小時,靜沉0.5~1.0小時,開始排水,記錄排水時間,閑置0.5~1.0小時。曝氣過程中要及時監測DO和SV%;停曝后,重新曝氣前要監測DO,并作紀錄。一般指標為:DO=1~2mg/L,pH=6~9 ,SV=10~30%,水溫:10~35℃。
C、按以上A、B步驟重復操作3~4天。注意觀察污泥性狀,有條件時用顯微鏡觀察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生長狀況,并及時監測排水水質指標(DO、CODcr、pH、SS),做好記錄。
(5)、第五階段
A、配料:在調節池中進行。直接進入原生產污水,根據情況可適當加入一定量的營養源(糞便水),也可不加。
B、進料運行:將配好的料液加入SBR反應器,先按12個小時為一周期進行運行,進料1小時后開始曝氣,連續曝氣3小時,停曝氣0.5小時;再曝氣3小時,停曝氣0.5小時;再曝氣2小時,靜沉0.5~1.0小時,開始排水,記錄排水時間,閑置0.5~1.0小時。曝氣過程中要及時監測DO和SV%;停曝后,重新曝氣前要監測DO,并作紀錄。一般指標為:DO=1~2mg/L,pH=6~9 ,SV=10---30%,水溫:10~35℃。
C、按以上A、B步驟重復操作三天。注意觀察污泥性狀,有條件時用顯微鏡觀察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生長狀況,并及時監測排水水質指標(DO、CODcr、pH、SS),做好記錄。
化學法二氧化氯發生器的規格按設備的每小時有效氯產量(g/h)來劃分,例如:LSYF-300g/h指產品負壓型額定每小時大的有效氯產量為300克。
3、使用環境及工作條件:
設置場所:室內(通風良好);
配用水源:管徑和相應水射器配套;水壓:0.2~0.3MPa;
配用電源:AC 220V 380V 50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