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R膜地埋式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我公司MBR膜地埋式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抗沖擊負荷能力很強;出水水質優異穩定,處理效果好、出水滿足中水回用標準,可回用于綠化、除塵灑水等,既節約了自來水,還減輕了污水的排放壓力,實現了水資源的再利用,真正做到了污水的“*”;4.實現整套工藝的全自動控制運行,與傳統處理方法相比自動化程度高,操作管理方便,降低運行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節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
該設備包括依次連通的調節池、前處理池、內置有膜生物反應器的MBR處理池,前處理池和MBR處理池內設有曝氣裝置,該曝氣裝置匹配有風機;調節池內設有第1液位傳感器以及用于向前處理池轉移污水的第1水泵;前處理池內設有第二液位傳感器以及用于向MBR處理池轉移污水的第二水泵;MBR處理池內設有第三液位傳感器,MBR處理池的出水口接有第三水泵;其中第1水泵受控于第1液位傳感器和第二液位傳感的組合信號,第二水泵和風機受控于第二液位傳感器和第三液位傳感器的組合信號,第三水泵受控于第三液位傳感器。風機和各水泵對應不同的液位情況設置不同的功率模式,顯著提高節能效果。
MBR膜地埋式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原理:
好氧區環境由MBR組件下方的好氧曝氣管一提供氧氣滿足好氧菌生存,兼氧環境由位于兼氧區下方兼氧曝氣管提供間歇性供氣。兼氧曝氣管、好氧曝氣管一,好氧曝氣管二由同一曝氣風機提供氣源,循環導氣滿足設備運行,不增加多余氣源,節省了能耗。
污水經調節池預處理后進入兼氧區,兼氧區大部分時間為無曝氣狀態,污水和污泥在重力作用下下沉,兼氧區污泥濃度大于好氧區污泥濃度,污泥由中隔板下方通道進入好氧區,好氧區曝氣量較大,污水和污泥攪合后在曝氣動能的作用下上升,通過中隔板上部通道回流至兼氧區,實現了不需要增加回流泵的循環回流過程,取消了回流泵,減少了回流泵及其附屬設備的投資和運行成本,利用曝氣提供的動力,實現了污水在兼氧區和好氧區的回流循環,增加了曝氣泵的利用效率。
兼氧區、好氧區中間的中隔板為上下均聯通的不*封閉中隔板,強化了兼氧和好氧的分區作用,增加了兼氧區的污水停留時間,保障了好氧區兼氧區污水回流循環的有序進行。兼氧區污泥濃度大于好氧區污泥濃度,同時好氧區污泥回流至兼氧區,大大增加了脫氮除磷的效率,并且減輕了好氧區的膜污染減少了對MBR組件清洗的次數,降低了運行成本同時延長了MBR組件的使用壽命。
優點:
1.通過設置生物反應部連接風機,MBR膜過濾部連接自吸泵,PLC控制器連接自吸泵和風機,可以根據進水水質流量等情況自動進行風機運行切換和自吸泵的運行停止,實現了對MBR污水處理設備進行自動控制,設備運行過程中無需人工進行操作控制,節省人力成本,出水水質優良。
2.缺氧池前端連接調節池,調節池連接提升泵,調節池內設有液位儀,液位儀和提升泵連接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根據調節池液位儀檢測到的液位高低控制提升泵是否運行。
3.MBR膜池連接清水池,清水池連接巴歇爾槽。污水進入MBR膜池,根據膜池液位啟動MBR自吸泵,抽入清水箱。清水箱滿后流入巴歇爾槽測出流量后達標排放。
技術效果:
利用芬頓法及生化聯合處置工藝,對廢水進行處理,提升有機廢水的COD去除率,降低廢水處理的成本;
當混凝沉淀池底部的固體沉淀較多時,驅動第1驅動組件,使得阻擋板將混凝沉淀池進行隔離,形成脫水腔,然后啟動第二驅動組件,在擠壓組件和承料板的作用下,對固體沉淀進行脫水,從而無須后續進行脫水處理;
在擠壓組件朝向承料板運動時,啟動第三驅動組件,轉動轉軸,使得安裝框位于出料口內,從而便于脫水腔內的水通過出料口排出,加快脫水腔內的水排出。
工藝流程
在二級生化處理段可以將TN、NH3-N穩定達到一級A出水標準情況下,提標處理(三級深度處理)達標一級A的基本工藝流程一般有2種方式:微絮凝+過濾工藝、混凝+沉淀+過濾工藝。深度處理的目的主要在于進一步去除二沉池出水中的懸浮物(SS)、TP濃度,使出水達到一級A標準。
2混凝
混合是良好絮凝及反應的先決條件,也是節省投藥的關鍵。為了確保出水水質和降低成本,混合設備的選用也非常重要。目前應用較廣泛的混合設備有機械混合和水力混合兩種類型。其中機械速混合的特點是反應快速強烈并且不受水量變化的影響,通過變頻裝置調整攪拌器轉速可獲得佳的混合效果。
水力混合在流量合適是混合效果同樣比較好而且管理簡便、設備維修量很少、能量消耗也較少,但混合效果受流量變化影響較大。混凝劑包括鋁鹽、鐵鹽、石灰、復合藥劑和聚合物等。采用微絮凝過濾,絮凝反應停留時間小于10min,主要用于生物處理的出水中懸浮物很少,投加化學混凝劑將絮體顆粒控制在較小的尺寸,然后直接進行過濾,可提高過濾吸附的處理效果。
采用混凝+沉淀+過濾,混凝沉淀時間在1h以上,沉淀池處理后出水投加絮凝劑混合后經混凝、沉淀后再過濾,去除污水中的懸浮物和少量有機污染物,處理效果更為穩定,可以進一步提供過濾的抗沖擊能力,以保證在不利運行條件下也能滿足過濾的要求。
3過濾
濾池有多種形式,深度處理常用的池型有普通濾池、V型濾池及比較新型的翻板濾池、反向濾池等,上述濾池雖構造形式不同,但從過濾機理上都屬于快濾池的范疇。過濾系統選用氣水反沖洗濾池,使濾料反沖洗更充分,大限度地發揮濾料截留雜質的能力。
濾布過濾、轉盤濾池是近年中迅速發展起來的技術,具有處理效果好、出水水量水質穩定,連續運行,承受懸浮物負荷能力強,全自動運行,操作及保養簡單,土建費用低且占地小等特點。
4消毒
目前,國內的主要消毒方法有氯消毒、臭氧消毒、二氧化氯消毒和紫外線消毒等幾種方式。ye 氯消毒效果可靠,但在安全方面存在潛在的危險性。臭氧消毒效率高,并能高效降解污水中殘留有機物、色、味等,污水PH值、溫度對消毒效果影響較小,不產生難處理的或生物積累性殘余物,但設備系統組成復雜,投資大、成本高,對運行操作技術要求嚴格。二氧化氯消毒優勢是相對投資少、較安全、持久性較強。紫外消毒優勢在于消毒速度快,而且不會增加處理水的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