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Z-AO-1m3/h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
該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運營維護簡單,運行能耗少,運行費用低;一體化設備中,通過調節限氧段DO,HRT, 過濾周期等,強化限氧段短程硝化,全程硝化及利用生物膜好氧及缺氧分區實現適度同時硝化反硝化,使得進入厭氧段的氨氮與亞硝態氮的濃度接近1∶1,而在厭氧段充分實現厭氧氨氧化及部分異樣反硝化,能夠較好的處理低碳高氮的城市生活污水。
AAO生物系統
水處理AA0生物系統包括厭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二沉池,各池均為單池。厭氧、缺氧池為氧化溝式活性污泥池,好氧池是多廊道迂回串聯生物活性污泥池和矩形推流二沉池,本次改造工程計劃利用現有池容、池型,進行針對性改造。
厭氧池:重點對厭氧池進行升級改造,根據焦化廢水可生化性差的特點,安裝水下攪拌機,將厭氧池調整全程混合反應池,通過提升缺氧池內的小流量泥水混合液進入厭氧池,補充污泥,充分利用水解酸化作用,在短時間內使廢水中的不溶性有機物溶解,可溶性難降解有機物分子結構發生變化,大分子降解為小分子,從而廢水的可生化性得到提高,降低運行難度。池內配備在線溶解氧儀器,監測指標變化,便于及時調整。
缺氧池:作為生物處理的核心關鍵設施,主要為氨氮進行反硝化和降解部分有機物提供必須的功能,是本次改造重點設施。缺氧工藝段將根據工藝改造需要和設施設備破損情況進行更換。氧化溝土建結構不破換,在池內安裝低速推流式潛水攪拌機,通過合理設置,使整池攪拌功率不低于30KW。杜絕短流現象,使生物活性污泥和廢水充分混合,提高反應時間,促進降解效率。從而實現短平快改造效果。在缺氧池兩端安裝在線ORP和DO監測儀器,監測指標變化,便于及時調整。
好氧池:微生物的生物化學反應過程主要是在好氧池中進行,在硝化過程中,起作用的是好氧菌及硝化菌。好氧菌把有機物分解成CO2和H2O,硝化菌則利用有機物分解產生的無機碳源將廢水中的氨氮轉化成NO3-N,NO2-N。為了滿足生物反應要求,需要向池內通過風機鼓入空氣,為微生物提供氧源和對混合液進行攪拌。
好氧池各單元池曝氣設施由于運行時間久遠,損壞較多,影響好氧硝化處理效果,本次改造計劃對好氧池曝氣設施除主風管外進行全部更換,使用插管式曝氣器,便于以后維護檢修。
二沉池:經過好氧池處理后,廢水自流進入二沉池,二沉池主要是分離好氧池出來的泥水混合液。改造后,大部分泥水混合液作為硝化液,通過安裝混合液回流泵重新回到缺氧池,為生物反硝化提供氮源,使廢水中中的氮變成氮氣,達到生物脫氮的目的。分離后的出水進入后續處理;分離的污泥由刮泥機刮到污泥溝內,通過安裝污泥回流泵提升到好氧池池進水端,一部分剩余污泥回流到預處理系統,為預曝生化池補充污泥。
WSZ-AO-1m3/h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 工藝說明
在一級AR反應池進水端投加納米復合材料一,通過反應池內快速攪拌作用,實現與污水的接觸反應,充分吸附COD、氨氮、總氮;出水經管道混合器將納米復合材料二與廢水快速混合,再與納米復合材料三于二級AR反應池內慢速攪拌,在此反應池內形成較大礬花,最終在CFC沉淀池模塊中實現高效、快速的沉降,將大部分的COD、氨氮、總氮與SS去除。MDF多功能深床濾池對SS及殘留納米材料進一步去除,確保水質達標排放。
采用兩處回流,將CFC沉淀下的絮體進入到分流器分離,將分離的部分納米材料回流至混合器的出水端,將分離的另一部分納米復合材料污泥混合液回流至一級AR反應池進水端,并采用排泥泵對部分污泥進行連續排泥。
其中AR模塊屬于混合反應池,內部設有導流筒和攪拌機。CFC模塊是清泉公司研制的側向流高效沉淀池,是一種接近理想“淺層”理論的沉淀池,其采用人字形斜板側向流進水方式,在沉淀池內形成無數個小型的沉淀池,使得廢水中顆粒快速沉降,最終經泥道排至底部污泥斗。MDF多功能深床濾池屬于上向流濾池技術,采用下部進水上部出水的方式進行過濾作用,濾料采用級配石英砂,可以更好的發揮整個濾床截污能力,大大提高截污量。另外,根據水質處理的要求可以將其轉換為反硝化深床濾池使用,能夠實現廢水的反硝化脫氮功能。
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在進水調節池中設置可更換填料的厭氧滲濾層,能夠簡單有效地控制腐 殖填料生物濾池進水的懸浮物濃度,防范濾池堵塞,當運行一段時間,過濾墻中的顆粒填料 層堵塞,能夠方便地將厭氧滲濾層從設備的槽內提出,對其中的顆粒填料進行清洗;
(2)本實用新型根據各功能單元的平面和高度要求,相鄰單元之間均共用邊壁,進行一 體化布置,以減少一體化設備的占地面積并充分利用設備的有效高度,形成工藝單元合理銜 接,實現平面和空間利用的大化,噸水占地面積小;
(3)本實用新型在生物濾池的頂部設置簡易人工濕地作為后處理單元,既有效利用了生 物濾池封閉的頂部裝置的表面積(不需要額外增加占地面積),又利用了出水池的出水泵作為 人工濕地的配水泵(不需要額外增加動力設備),同時提高了對污水中有機物和氮磷元素的去 除率;
(4)本實用新型在腐殖填料生物濾池技術的基礎上,將厭氧過濾、腐殖填料生物濾池與 人工濕地處理技術有機組合在一起,共同作用實現污水的高效處理,原污水經過厭氧滲濾層 對懸浮物進行過濾,當污水通過厭氧滲濾層上的開孔流過顆粒填料時,污水中的懸浮物被截 留下來,防范生物濾池堵塞,可更換填料的厭氧滲濾層作為預處理單元,有效控制調節池II 中的懸浮物濃度,之后污水流入腐殖填料生物濾池內,先經過厭氧環境,再經過好氧環境, 其中的有機物和氮磷營養元素被填料層II內的腐殖填料吸附,接著被腐殖填料中的微生物去 除,后在人工濕地內,污水中的有機物、氮磷營養元素、難溶磷酸鹽和生物膜,進一步被 人工濕地內植物的根系吸收,以及被豐富的好氧、缺氧微環境中的微生物去除;
污水處理工作的工藝流程
通常情況下在我們處理含有污水的過程中,其工藝流程為先對含油污水進行第次的油水分離,之后再通過混凝或是上浮的方法進一步將油水分離開來,此時我們應定量的投加PAM和PAC,保證絮化反應和混凝反應的充分發生,這種工藝流程能夠避免油品堵塞處理裝置的情況出現,同時每一個裝置的除油性能也能夠發揮*。
在含油污水進入到高效組合氣浮時,大量的SS和油就已經被除去了,這時我們應先對水質進行測量,如果水質還是不符合標準的,那么我們應采用活性炭過濾罐或是石英砂過濾罐對其進行過濾,確保其符合質量標準后方可排放。
我們所進行的第次油水分離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減少含油污水的乳化程度,如果是凝固點高并且粒度大的含油污水,那么處理時應有保溫和加熱的設備,如果是油水比重差較小的含油污水,就應采用過濾裝置。在選擇處理裝置的材料時,我們應充分的考慮溫度這一參數。而在高效組合氣浮浮渣排放到污泥儲池時,由氣動隔膜泵打到廂式壓濾機壓濾脫水,后將其外運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