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制一體化泵站的性能
高強度一體化污水提升泵站與傳統混凝土泵站的對比:
1.混凝土泵站需要各供應商和土建方的相互配合,系統集成度低,占地面積大。
2.傳統混凝土泵站為鋼砼結構,泵站底板、池壁、頂板分步施工,澆注和養護需要2-3個月工期。現場施工相比產品工廠化生產精度差。
3.傳統的泵站需建專門的控制室,需專人管理。前期投入和后期管理費用都較高。
4.不同品牌的不同部件組裝在一起,匹配程度較差,不總滿足泵站*優的水力條件。
5.混凝土為多孔材料,可與土壤中的氣體和酸性物質發生反應,易腐蝕、泄漏
6.由于地層不穩定產生裂縫,不防漏
7.各個部件之間匹配程度較差,水泵啟停和運行會產生較大噪音,影響周邊環境。
8.平坦的泵坑底部設計、較長的水力停留設計易產生淤積和臭氣。
9.要求有開闊的施工空間,若在道路和居民住宅區施工要充分考慮交通和拆遷等問題。
高強度一體化污水提升泵站安裝過程及實施注意事項
預制一體化泵站的性能
1 施工準備
1.1 泵站安裝前應做好相應的技術交底工作。
1.2 泵站施工區排水系統,應根據站區地形、氣象、水文、地質條件、排水量大小進行施工規劃布置,并與場外排水系統相適應。基坑外圍應設置截水溝。
1.3 在泵站設備安裝之前,必須研究好機電設備安裝圖,確定機泵、電氣設備所采用的的施工工藝,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建立完整的施工質量檢查程序和控制措施。
1.4 現場設備、工器具及施工材料應定點擺放整齊,場地保持整潔、通道暢通。
1.5 施工前應做好施工標志及觀測儀器的埋沒。施工中應做好現場觀測和記錄。
2 泵坑開挖
2.1 應有泵坑開挖方案并且嚴格按方案開挖。
2.2 基坑的開挖斷面應滿足設計、施工和基坑邊坡穩定性的要求。
2.3 泵坑底部應采取降水措施。
2.4 采取合適的基坑支護方式,避免泵坑坍塌。
2.5 泵坑開挖結束后,確認泵站進出水管連接管以及電纜等現場條件具備,才能進行泵站安裝。
3 混凝土底板安裝
3.1 坑底應平整,并宜鋪上一層10mm厚碎石層。
3.2 混凝土安裝地基可選擇預置施工、直接澆注在坑底或直接澆注在壓實層上。
3.3 安裝在水泥底板上的地腳螺栓應先于泵體的安裝。
3.4 水泥底板應水平。底板的上平面必須打磨光滑。
3.5 地腳螺絲在一圈內均勻分角度安裝。
4 泵站吊裝
4.1 用升降套索把泵站從水平位置起吊到垂直位置。在這個工作階段,殼體上的吊鉤是不允許使用的。
4.2 垂直起吊預制泵站時,吊鉤受力應均勻。宜用起吊套索或吊繩來保護泵站和泵蓋以免夾壞。
4.3 就位前,應用毛刷清潔水泥底板表面,確保安裝面和泵安裝法蘭之間沒有泥土等雜物。
4.4 泵站吊裝時泵站的進出口方向應與進出水管方向一致。
4.5 泵站應垂直安裝,并固定地腳螺絲。
5 泵坑回填與壓實
5.1 泵坑回填應在泵站筒體安裝無誤后進行。
5.2 回填材料宜為卵石、石沙、碎石類土、沙土,顆粒*大尺寸不宜超過13~25mm。
5.3 回填宜分層逐一回填,每層高度不宜超過30cm,回填土壓實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及《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中6.3的規定。
5.4 坑內的進出水管處回填土應壓實。回填層到泵筒體距離頂面30cm 時,嚴禁使用夯土機等設備。
5.5 回填質量驗收應符合《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和《建筑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GB50300的規定。
6 調試
預制一體化泵站的性能
6.1 調試前應進行下列檢查:
a.設置、安裝是否正確;
b.可能產生真空的管路,真空破壞閥應有足夠的過流面積,動作應準確可靠;
c.進、出水管路上的閥應*開啟,其它裝置均應處于正常工作狀態。
6.2 機電設備安裝、調試必需的供電電源的容量、電壓等級、電氣保護裝置應滿足所安裝的機電設備的要求。
6.3 泵站調試按國家相關施工驗收規范進行,分階段進行調試。
6.4 泵調試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a.各固定連接部位緊固;
b.轉子及各運動部件運轉正常,無異常聲響和摩擦現象;
c.附屬系統的運轉正常,管道連接牢固無滲漏;
d.泵的安全保護和電控裝置及各部分儀表均靈敏、正確、可靠。
6.5 泵站采用快速閘門斷流且其下游側還設有事故閘門時,應調整其自動控制的聯動配合時間滿足機組保護的設計要求,現場操作和遠方控制可靠。
預制一體化泵站的性能
高強度一體化污水提升泵站選型:
高強度一體化污水提升泵站:高強度一體化污水提升泵站采用自耦立式濕式安裝,水泵間和進水井集成在同一個井筒內,帶內部維修平臺和地面控制面板。要求操作及維護簡單,在運輸前進行預裝和工廠測試,使現場安裝時間*小化,提高系統可靠性。預制式泵站須為整體在工廠制造完成(含泵體、水泵、電氣設備、自動化控制設備),現場提供的條件只是開挖基坑和提供380V電源。
1、一體化預制泵站的的形式應根據設置的地理位置,地形條件和地質情況等因素綜合選用。
2、泵站場地應具備必要的交通條件、施工吊裝作業條件。
3、預制泵站設計應根據工程所在地相應管網建設規劃,結合給水、排水工程規模、近、遠期建設情況,經技術經濟比較后確定。
4、泵站宜按近遠期規劃相結合原則,確定適宜的工程規模。
5、泵站平面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5.1潛水自耦式安裝的水泵,其平面布置可不考慮水泵維修空間,只滿足水泵安裝和水力流態要求;
5.2 干式安裝的水泵,平面布置應需考慮水泵安裝和水泵吸水管流態要求;
5.3 水泵配套風冷電機時,泵站平面布置還應滿足水泵的散熱要求;
5.4 模塊化濕井泵站平面尺寸和布置應滿足水泵和格柵等主要設備安裝、提升和日常運行要求;
5.5 模塊化集成泵站濕井平面尺寸要滿足水泵吸水管流態要求和格柵安裝、提升和日常運行要求;
5.6 模塊化集成泵站干井平面尺寸要滿足水泵和控制柜安裝、散熱、維修和日常運行要求;
5.7 模塊化集成泵站應在干井內設置集水坑和排水泵,用于排除井內積水;
5.8 控制柜可安裝在泵站干井內或地面上,如果安裝在干井內,應考慮通風、散熱和除濕;
5.9 當泵站采用多個井筒組合時,平面布置應滿足泵站整體安裝和運行的要求,各個井筒內宜安裝相同型號和數量的水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