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區污水處理設備選型
一、污水處理系統現狀
風景區污水處理工藝流程大多是照搬比較成熟的城市小區生活污水處理工藝,沒有充分考慮山上環境條件以及水質水量的特殊性和復雜性,更沒有考慮污水處理構筑物與景觀的協調性。2)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的可使用面積較小,多數處理系統采用了組合形式,各處理單元的池形只能服從于整體,所以系統內部的水力條件不好,有效池容減小,短路現象十分普遍,處理效果無法保證。3)處理系統設備的選型看重價格和安裝方便,不少污水處理系統選用潛水型設備,這些設備初始安裝較方便,噪聲也較小,但是維修維護很困難。
旅游景區污水處理設備選型
二、處理方法
1、物理處理法:化工廢水處理時常用的物理處理法是包括過濾法、重力沉淀法、氣浮法等。這些都是以傳質作用來處理化工廢水,不單單涉及化學作用,還具有相關的物理作用,因此被稱為物理化學法,是一種將物理作用和化學作用相結合的污水處理化處理方法來凈化廢水。
2、過濾法:是以具有孔粒狀料層截留水中雜質,主要是降低水中懸浮物。
3、重力沉淀法:是利用水中懸浮顆粒的可沉淀性能,在重力場的作用下自然沉降作用,以達到固液分離的一種過程。
三、厭氧生物濾池
厭氧生物濾池也可以采用投加接種污泥啟動,在投加前可與一定量的廢水混合,加入濾池停留3-5d,然后開始連續進水。啟動初期,厭氧生物濾池的容積負荷一般為1.0kg/cod,可以先少量進水,延長廢水在濾池中的停留時間來達到該容積負荷。隨著厭氧生物膜的成熟,逐步提高進水負荷,一般認為廢水中可生物降解cod去除率達到80%時,即可適當增加負荷,指導設計負荷為止。對于高濃度和有毒的廢水處理,啟動時要適當稀釋。
多數厭氧生物濾池在25-40攝氏度條件下運行,當水溫降低時,隨著厭氧微生物活性減弱,進水有機負荷也要相應減少。當進水有機容積負荷高于0.2kg/cod(m3.d)是,高溫處理較中溫處理更有效。但不管采用何種溫度范圍的厭氧生物濾池工藝,運行中都不宜隨意更改,因為各溫度范圍是生長的微生物種群是*不同的,溫度變動對工藝的效能影響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