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Z-AO-3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
魯盛環保一體化生活廢水回收處理裝置大大的提高了傳統裝置的過濾效率,且擁有曝氣法以及膜生物反應法,故而有效的增加了污水的處理效果,該一體化生活廢水回收處理裝置還具有良好的消毒裝置,大大的提高了污水處理后的潔凈程度。
優點
(1)效率高。該工藝對廢水中的有機物氨氮等均有較高的去除效果。當總停留時間大于54h經生物脫氮后的出水再經過混凝沉淀可將COD值降至100mg/L以下其他指標也達到排放標準總氮去除率在70%以上。
(2)流程簡單投資省操作費用低。該工藝是以廢水中的有機物作為反硝化的碳源故不需要再另加甲醇等昂貴的碳源。尤其在蒸氨塔設置有脫固定氨的裝置后碳氮比有所提高在反硝化過程中產生的堿度相應地降低了硝化過程需要的堿耗。
(3)缺氧反硝化過程對污染物具有較高的降解效率。如COD、BOD5和SCN-在缺氧段中去除率在67%、38%、59%酚和有機物的去除率分別為62%和36%故反硝化反應是為經濟的節能型降解過程。
(4)容積負荷高。由于硝化階段采用了強化生化反硝化階段又采用了高濃度污泥的膜技術有效地提高了硝化及反硝化的污泥濃度與國外同類工藝相比具有較高的容積負荷。
(5)缺氧/好氧工藝的耐負荷沖擊能力強。當進水水質波動較大或污染物濃度較高時,本工藝均能維持正常運行,故操作管理也很簡單。通過以上流程的比較不難看出生物脫氮工藝本身就是脫氮的同時也降解酚、氰、COD等有機物。結合水量、水質特點。我們推薦采用缺氧/好氧(A/O)的生物脫氮(內循環)工藝流程使污水處理裝置不但能達到脫氮的要求而且其它指標也達到排放標準。
WSZ-AO-3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
厭氧生物濾池的作用原理
1、過濾作用
填料截留過濾進水中的大的顆粒物和懸浮物
2、水解作用
厭氧微生物可以將大分子的不溶性的物質水解轉化為小分子的可溶性的物質
3、吸收作用
厭氧微生物吸附、吸收水中的有機污染物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長繁殖一部分以沼氣的形式通過U型水封出
4、脫氮作用
將接觸氧化床出水回流至厭氧濾池厭氧微生物中的反硝化菌可以利用回流水中的硝態氮并將其轉化為氮氣以去除污水中的氮物質。農村污水經厭氧濾池處理后降低了懸浮物、有機污染物以及氮的濃度也降低了后續的接觸氧化床的負荷。
厭氧反應:
厭氧單元的核心是厭氧反應器。
目前,高效厭氧反應器中的厭氧菌均以可以形成并保持高濃度的顆粒化污泥為特征。代表的顆粒化污泥厭氧反應器有UASB(升流式厭氧污泥床)和EGSB(膨脹型厭氧顆粒污泥床)兩大類。
前者一般為混凝土建造的池型,后者一般為鋼制的圓柱直立塔型。這兩種厭氧反應器又可根據產酸反應區在反應器的外部和內部,分為“外酸化型厭氧反應器”和“內酸化型厭氧反應器”兩類。前者的特點是需要在反應器前設置一個“預酸化池”,后者則不需要。
“外酸化型厭氧反應器”的容積較小,容積負荷較高、水力停留時間較短。反應器內幾乎不發生產酸反應,因此厭氧菌以產甲烷菌為主。因此對進水的溫度、pH值要求很嚴,并且要求進水COD濃度不能超過5000mg/L。為了滿足這些要求,需要將反應器出水進行回流。
“外酸化型厭氧反應器”的代表為IC反應器。
“內酸化型厭氧反應器”的容積較大,容積負荷較低、水力停留時間較長。但是,由于不需要預酸化池,所以不產生由此而帶來的臭氣問題。“內酸化型厭氧反應器”的下部為產酸反應區,其上部是產甲烷反應區。兩個反應區內的厭氧菌類型不同,分別為產酸菌和產甲烷菌。而且,兩個反應區的容積(或高度)會根據進水的有機負荷以及有機物分子的不同而自行匹配。
*優勢
(1)曝氣時,污水和污泥處于*理想混合狀態,保證了BOD、COD的去除率,去除率高達95%。
(2)“好氧-缺氧”及“好氧-厭氧”的反復運行模式強化了磷的吸收和硝化-反硝化作用,使氮、磷去除率達80%以上,保證了出水指標合格。
(3)沉淀時,整個CCAS反應池處于*理想沉淀狀態,使出水懸浮物(SS)極低,低的SS值也保證了磷的去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