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魯盛環(huán)保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
疾控中心地埋式污水處理裝置通過設置有防臭管,從而能很好的阻絕設備內的臭氣通過排入管道進行氣體回流,通過設置有水質監(jiān)測儀,從而廢水進過設備處理后能很好的對其進行水質監(jiān)測,從而直觀的得知是否達到排放標準,通過設置有爬梯,從而當需要對其沉淀物進行清理的時候,能很方便的進行上下攀爬,整個裝置簡單,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對于傳統(tǒng)方式更好。
1.生物活性炭反應區(qū)內的活性炭可有效去除懸浮物、膠質顆粒、部分有機物、微生物;吸鉻樹脂與吸汞樹脂骨架內表面固載功能性重金屬吸附基團,所述吸鉻樹脂可選擇性吸附鉻離子,所述吸汞樹脂可選擇性吸附汞離子,*去除重金屬,此外活性炭-吸鉻樹脂-吸汞樹脂可組合為填充床,填充床所用填料具有比表面積大、生物相容性好等特點,可為微生物繁殖提供大量位點,快速形成膜生物反應器,高效降解有機物和氨氮,出水水質無色清亮。
2.在近中性條件下,催化芬頓反應器內添加的H2O2在催化填料的催化作用下,生成強氧化性的羥基自由基(·OH),對廢水中的病原體高效滅活,具有很強殺菌消毒效果,還能同步去除部分有機污染物,且羥基自由基(·OH)可在中性條件下將氨氮氧化為氮氣去除掉,H2O2的添加量可依據(jù)廢水中有機污染物和氨氮的含量改變以實現(xiàn)理想的去除效果,催化芬頓反應器內催化填料活性組分不流失,催化劑可循環(huán)使用,避免產生污泥等二次污染。
3.所述紫外消毒器可使紫外線充分照射到廢水中,并有效延長照射時間,達到近距離高效殺菌消毒的效果。
4.整體設備緊湊,操作簡單,無需專人值守。
5.廢水處理過程清潔環(huán)保,無污泥產生,運行費用低。
疾控中心地埋式污水處理裝置
各工藝單元設計
(1)調節(jié)池。功能:調節(jié)進水水量和水質,自動控制垂直流濕地的布水。調節(jié)池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尺寸:D×H=12 m×2.5 m,有效容積約230 m³。主要設備:設有電動閥20套,功率0.75 kW;配溢流堰。
(2)垂直流濕地。功能:污水通過重力,從上至下流經生態(tài)濕地進行物理處理和生化處理。1座,20組,2布1膜。尺寸:20 000 m²。停留時間5 d。主要設備:設有回流泵1臺,功率為7.5 kW。種植蘆葦(Phragmites australis)、美人蕉(Canna indica L.)等植物,種植密度不低于16株/m²。
(3)生態(tài)塘。功能:進一步凈化水質,構建微生態(tài)系統(tǒng),帶來生態(tài)及景觀效應。1座,2布1膜。尺寸:2 400 m²。有效容積約5 000 m³,停留時間1.25 d。主要設備:設有除磷投加系統(tǒng)1套,含計量泵2臺;種植水蔥(Scirpus validus Vahl),菖蒲(Acorus calamus L.),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 L.)等,種植密度不低于16株/m²。
(4)表面流濕地。功能:降低各污染指標濃度,基本達到出水水質要求。1座,2布1膜。尺寸:4 920 m²。停留時間約0.5 d。主要植物:種植鳶尾(Iris L.)、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 L.)等,種植密度不低于16株/m²。
(5)水平流濕地。功能:進一步降解有機物和反硝化脫氮。1座,2組,2布1膜。尺寸:10 000 m²。停留時間>2.5 d。
主要設備:設有碳源投加系統(tǒng)1套,含計量泵2臺;應急排放泵1臺,功率N=15 kW。
(6)監(jiān)測中心。包括實驗室、中控室等。1座,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筑面積1 000 m²。
(7)太陽能電站。為監(jiān)測中心等提供電力,占地1 500 m²。主要設備:設有太陽能電池板360塊,共79.2 kW。
有益效果為:
1.設置的回收箱實現(xiàn)了水池中生活廢水的收集,實施的時候僅需要將回收箱放置于水池下方,占地面積小,安裝方便;設置的溢流管避免因回收箱中水過多而溢出的問題,保證了室內的整潔;設置的排空管可以定期對回收箱進行排空清洗,避免了回收箱中出現(xiàn)異味。
2.支撐桿末端設置連接板,連接板和地面之間通過膨脹螺栓連接,連接可靠,穩(wěn)定性高;
3.回收箱側壁上設置穿孔,格柵滑動設置于穿孔中,從而可以將格柵從回收箱中抽出,方便了格柵的清洗。
4.擋板內側壁設有密封墊,從而防止回收箱中的水通過擋板和穿孔的間隙濺出,保證了室內清潔。
5.擋板和回收箱側壁之間連接有連接螺栓,從而實現(xiàn)了擋板的固定,進而保證了格柵在回收箱中的固定。
6.擋板外側壁上設有手柄,手柄外表面上設有橡膠防滑層,從而可以方便的將格柵從回收箱中抽出。
污水處理的的基本原則
(1)通過物理、化學、生物或生態(tài)技術將農村生活污水中對農村生活或者環(huán)境有害的污染物質進行消除、降解或無害化處理;
(2)根據(jù)村莊所處區(qū)位、人口規(guī)模、集聚程度、地形地貌、排水特點及排放要求、經濟承受能力等具體情況,采用適宜的污水處理模式和處理技術;
(3)靠近城區(qū)、鎮(zhèn)區(qū)且滿足市政排水管網接入要求,宜就近接入市政排水管網,將村莊生活污水納入城鎮(zhèn)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系統(tǒng)。應調研周邊城鎮(zhèn)管網建設情況,當附近有在建的市政排水管網時,應考慮將村莊生活污水接入在建的市政排水管網;
(4)優(yōu)先選用工藝簡單,運行維護管理方便,運行費用低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