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屠宰污水處理成套設備
魯盛小型屠宰污水處理設備大大減少了占用的土地面積,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同時它還具有處理效率高、投藥量少、成本低和操作簡單方便等特點。我公司實行全國銷售、全國送貨上門、技術親自安裝指導及免費培訓操作人員。
小型屠宰污水處理成套設備及其 工藝可以針對養殖場與屠宰場排放污水的特點進行綜合、高效、節能環保處 理。對于污水排量較大、污染物濃度高、雜質多、可生化性好的情況進行緩 急控制和有效隔離和降解,并對BOD5,CODcr、SS、TN、動植物油等污染 物因子降解效果好,大大消除惡臭氣體,并能獲取大量的沼氣能源和沼液沼 渣肥料,終獲得達標干凈水源。
屠宰污水處理步驟:
1)前處理工段:控制污水的流速為1.5-2.5m/s通過格柵渠過濾毛發、碎 肉、砂礫、動物殘體、糞便和油渣;然后流入厭氧發酵池的前段,經底部懸 空的折流墻板將污水從厭氧污泥床底部流入與污泥層中污泥進行混合接觸, 污泥中的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有機物,把它轉化為沼氣,底部沉積污泥層作 為沼液沼渣肥;然后將上層污水流入隔油調節池的前段,經過底部懸空隔油 擋板進一步過濾油渣和懸浮物,并通過高低位液位控制器和提升泵進行水質 水量調節;然后通過所述提升泵抽取所述隔油調節池后段底部污水至所述復 合式懸浮物雙向分離系統的蓄水池隔板與進水處邊緣圍成的空間或容器內, 進行污水中懸浮物的上浮分離和下沉分離,將上浮物或懸浮物通過刮渣機收 集于排渣口并返回到所述厭氧發酵池,下沉物積于所述集泥斜斗上,并間隔 1-2個月清理一次,中部污水經所述布水器流入所述水解酸化池中;
2)后處理工段:水解酸化池將污水中大分子有機物水解成易降解有機物, 降低CODcr、BOD5和氨氮成分后污水流入所述缺氧池再進入所述生物接觸氧化 池,鼓風機供入缺氧池的空氣與污水體積比為5-10∶1,鼓風機供入生物接觸 氧化池的空氣與污水體積比為15-20∶1,污水由一端進入缺氧池和生物接觸 氧化池后,沿池呈推流式向前流動,并在好氧菌作用下,污水中的有機物質 及有機污染物被充分分解消化,轉化為沼氣、二氧化碳和水;經沉淀池沉淀 作用后的上層水達標經其的排水出口排放,下層污泥經污泥回流泵抽送至厭 氧發酵池、水解酸化池和缺氧池再處理。
優點
(1)通過鼓風機向均勻設置在池底的多個曝氣頭供氣而進行曝 氣,將空氣中的氧氣強制溶解到污水中,充分滿足了微生物的需要, 微生物數量增多,增強了污水中的有機物分解能力,提高了水質凈化 的速度。
(2)串連的三個生物接觸氧化池連續對污水進行處理,污水中 的有機物被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充分分解、去除,水質凈化程度提高。
(3)輸入帶有一定壓力的空氣進入曝氣頭曝氣,對污水起到了 攪拌和混合的作用,使活性污泥、溶解氧、污水中的有機物三者充分 接觸,以防止活性泥在曝氣池內產生沉淀。
(4)多層軟性填料使生物膜表面積增大,提高了氧利用率。
(5)運用太陽能系統供電,節約了電力能源。
(6)本實用新型由硬聚氯乙烯(UPVC)材料制造,抗壓,耐 腐蝕,使用壽命較長。
(7)自動運行,無需專人照管,節約人力。
(8)本實用新型屬地埋式設備,節約了設備占地面積。
生物膜除臭技術的在污水處理廠等方面的應用
利用升流式厭氧污泥床反應器(UASB)能有效的去除蛋氨酸合成時甲硫基丙醇的惡臭,經兩級串聯的UASB處理后,其去除率達,而且使廢水的惡臭消失。
利用改進型生物脫臭滴濾塔對硫化氫和氨氣進行處理,考察了污水處理廠小試規模的改進型生物滴濾塔對NH3和H2S的脫臭效能及兩者的相互影響,試驗結果表明,該裝置對H2S和NH3去除效果較好,在循環液噴淋量為10L/s,氣體流量為400L/s的情況下,H2S容積負荷為68.2g/(m˙h)時,去除率為99.2%;NH3容積負荷為10.53g/(m˙h)時,去除率達到99.5%。而H2S和NH3之間的相互作用對兩者的去除效果沒有明顯的影響。同樣,高質量濃度NH3對H2S去除無影響,甚至高質量濃度H2S對NH3去除也無影響。
利用生物膜法處理惡臭氣體H2S,他們采用PVC彈性立體填料進行了好氧生物法脫硫的研究,結果表明:生物掛膜速度快,馴化時問短,抗沖擊自荷能力較強,在空速為100~200h-1,噴淋水量為1000~1500L/(m˙h),H2S質量濃度<1200mg/m時,脫硫率達90%以上。
利用生物滴濾池中生物膜凈化低濃度大風量惡臭氣體,他們采用內裝塑料片、塑料絲、海綿塊的中空魚網狀塑料球為填料的生物滴濾池,對某垃圾壓縮站產生的低濃度大風量的含氨臭氣進行了近1年的連續脫臭試驗。研究了有關的凈化效果與生物膜特性,在進口氨氣濃度0.8~1.5mg/m3,風量8000m3/h,停留時間2.5s,氨氣去除率為90%以上,達到*排放水平。系統添加營養液時凈化效果從75%提高到90%。
集中處理系統
1. 技術路線:
主要是指(小型化)污水處理廠、人工濕地系統或土地處理系統等,通過一系列的物理、化學以及生物措施減少污水中的污染物,從而達到污水凈化和資源化利用的目的。污水處理廠是目前集中處理污水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傳統二級生化處理系統。
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技術通過物理過濾、生物降解和植物截留等作用機理除去有機質,并通過水生植物與微生物的協同作用除去N和P,特別適用于生活污水、河道和自然湖泊水系的處理與回用等。
2.關鍵技術環節:
在給定污染物負荷(單位時間單位面積上輸入的污染物數量)和水力負荷(水力停留時間)條件下,影響二級污水處理出水質量的關鍵因素是微生物細菌對有機污染物降解的有效性。不論是厭氧處理還是好氧處理,良好的菌種及其生存環境影響微生物的降解效果。三級處理主要與所選擇的深度處理技術有關。土壤質地及水文地質條件影響土地處理系統的處理效果。填料和植被性質以及氣溫等因素影響人工濕地處理系統的處理效果。
3.主要性能參數:
污水處理廠的出水質量一般按《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l8918-2002)一級A設計,人工濕地處理系統按《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觀環境用水水質》 (GB/T18921-2002)、《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1996)Ⅳ類或《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的城鎮二級污水處理廠一級標準設計。潛流式濕地系統的一般水力負荷為2~15厘米/天。生活污水經濕地系統處理后其出水BOD5<10毫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