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污水處理一體化裝置
魯盛醫院污水處理一體化設備技術特征是在一個全封閉的箱體內設有調節池,好氧內循環反應池、沉淀池、底部設有出水管的出水消毒池、其上部帶有排氣管的氣體消毒池、帶有外排泥管的污泥濃縮消毒池以及設備間。該工藝主體部分采用高效的好氧內循環反應器,所排放的水、氣、剩余污泥收集后均經過相應的消毒后再排放,杜絕可能的污染泄露,具有安全、高效的優點。同時采用自動控制系統,工控機設在距離一體化設備較遠的室內,進一步確保操作工人的安全。本發明具有結構緊湊、成本低,占地面積少,操作方便,經處理后能夠達到醫院污水的*排放標準。、
醫院污水處理一體化裝置工藝步驟:
1)醫院污水經進水管進入設置在全封閉箱體內的調節池,其水位由液位計控制,經過水 孔進入與調節池相鄰的好氧內循環反應池處理,大部分有機物被降解,之后污水經過水孔進 入設置在反應池后面的沉淀池進行固液分離,清水經過水孔流入設置在沉淀池下部的出水消 毒池進行二氧化氯消毒后進行排放;
2)由好氧反應產生的污泥經過沉淀池的排泥管進入污泥濃縮消毒池濃縮,由石灰消毒后 由外排泥管排放;
3)從調節池和好氧內循環反應池收集到的氣體經過氣體收集管進入設置在全封閉箱體頂 部的氣體消毒池,經紫外線消毒后由氣體消毒池頂部的排氣管排放。
優點
1. 通過沉砂-絮凝-折流沉淀優化組合,布置緊湊,節省占地面積;縮短流程,簡化管理,降低投資和運行費用。
2. 沉淀池采用兩段折流式斜板可以大幅降低無效沉淀區,減少沉淀池占地面積;斜板采用兩段折流式布置,可減少污泥在斜板沉積。
3. 貯泥池、貯砂池集成在設備內部,排泥順暢,占地面積小,操作方便。
工藝流程
(1)調節池。1座,尺寸7.9m×7.0m×4.5m,有效水深4.0m。暫存于濃水池和稀水池的生產廢水泵入調節池進行水質水量調節,以控制系統進水COD、鹽度和pH值等。調節池出水COD為3000~4000mg/L,總磷為20~25mg/L,鹽度為1.5%左右,pH值為5~6。
(2)絮凝沉淀池。1座,尺寸11.3m×2.5m×5.0m,表面負荷為0.8m3/(m2-h)。投加聚合氯化鋁和聚丙烯酰胺去除進水中約80%總磷和約5%COD,同時除去廢水中部分懸浮雜質。
(3)兩相厭氧單元。由水解酸化池(簡稱水解池)與厭氧接觸池(簡稱厭氧池)組成。
①水解池。1座,尺寸11.3m×3.5m×6.5,有效水深5.5m,進水容積負荷5.9kgCOD/(m3-d),HRT為13.2h。池內裝有軟性填料,附著微生物濃度高,可將廢水中大分子有機物變為小分子物質,改善廢水中有機物構成,提高廢水可生化性。
②厭氧池。1座,尺寸11.3m×11.3m×8.0m,有效水深7.5m,容積去除負荷1.0kgCOD/(m3-d),HRT為2.4d。池上方設置四個相同的脈沖式布水器,以脈沖布水方式實現顆粒污泥與廢水中污染物的充分接觸。池內裝有彈性填料以增加微生物量、提高污染物去除效率。COD去除率約70%,總磷和氨氮濃度升高。
(4)生物接觸氧化單元。由兩級接觸氧化池與中間沉淀池組成耐鹽活性污泥回流系統。一級接觸氧化池與二級串聯,尺寸分別為11.3m×7.0m×5.0m、11.3m×6.0m×5.0m,設計容積去除負荷分別為0.7kgCOD/(m3-d)、0.4kgCOD/(m3-d),HRT分別為21.6h、18h,主要用于去除COD和氨氮。池內均設有填充比40%的軟性填料,有效增加系統生物量和硝化菌。池底布設穿孔曝氣管,控制溶解氧濃度2~4mg/L。
膜分離法
膜分離技術是以高分子分離膜為代表的一種新型的流體分離單元操作技術。它的大特點是分離過程中不伴隨有相的變化,僅靠一定的壓力作為驅動力就能獲得很高的分離效果,是一種非常節省能源的分離技術。
微濾可以除去細菌、病毒和寄生生物等,還可以降低水中的磷酸鹽含量。天津開發區污水處理廠采用微濾膜對SBR二級出水進行深度處理, 滿足了景觀、沖洗路面和沖廁等市政雜用和生活雜用的需求。
超濾用于去除大分子,對二級出水的COD和BOD去除率大于50%。北京市高碑店污水處理廠采用超濾法對二級出水進行深度處理,產水水質達到生活雜用水標準,回用污水用于洗車,每年可節約用水4 700m3。
反滲透用于降低礦化度和去除總溶解固體,對二級出水的脫鹽率達到90%以上,COD和BOD的去除率在85%左右,細菌去除率90%以上。緬甸某電廠采用反滲透膜和電除鹽聯用技術,用于鍋爐補給水。經反滲透處理的水,能去除絕大部分的無機鹽、有機物和微生物。
納濾介于反滲透和超濾之間,其操作壓力通常為0.5~1.0MPa,納濾膜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具有離子選擇性,它對二價離子的去除率高達95%以上,一價離子的去除率較低,為40%~80%。潘巧明等人采用膜生物反應器-納濾膜集成技術處理糖蜜制酒精廢水取得了較好結果,出水COD小于100mg/L,廢水回用率大于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