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Z-A-2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設備
【魯盛環保】
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占地面積小,可實現自動化運行,提高了處理效率,特別是一些靠當前的技術和設備無法處理的有機污水有了很好的解決方案,操作方便、能夠實現快速殺菌、無二次污染、運行安全可靠、維護費用低等優點。
WSZ-A-2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設備包括電機、污水池,電機上設置有變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水池依次通過閥門、管道A、旋流管、管道B,后與水力空化模塊連接;水力空化模塊包括空化器,空化器的一端設有進水口,空化器的頂部設置空化出水管與熱解模塊連接,熱解模塊包括熱解罐;空化器內設置有數個圓形的金屬空化盤,空化盤的盤面布置若干個微孔,空化盤的內表面蝕刻導流槽和阻流槽;電機的輸出軸與轉動軸連接,轉動軸能在空化器內轉動;熱解罐內設置有數個U型紅外線碳束纖維石英管,紅外線碳束纖維石英管的管壁溫度不低于300℃;熱解罐內設置有水位線,熱解罐內的另一端依次通過出水管、水泵、進水管、陶瓷膜過濾器、回水管,后回到熱解罐內,其中出水管低于水位線,陶瓷膜過濾器的一端設置有凈水出口。
旋流管內通入高壓空氣。空化出水管的出口高于水位線。回水管的出口高于水位線,回水管的出口低于空化出水管的出口。管道B為一分多的管道分叉管,每個管道分叉管管口朝向空化盤的盤面微孔。
主要構筑物及設計參數
1 預處理工藝系統
(1)調節池1。地上式鋼筋混凝土防腐結構,HRT 12h,尺寸:5m×2m×2m(其中0.5m 超高),有效容積15m3,主要作用調節水量,均勻水質。配置潛水攪拌機1臺(QJB0.85/8-260/3-740/C,N =0.85kW),設耐酸堿提升泵2 臺(KQL32/125-0.75/2,Q=5 m3/h,H=20 m,N=0.75kW,1用1備),設1臺流量計及pH在線儀。
(2)pH調節罐1。地上式碳鋼防腐結構,HRT2.4h,1.6m×1.8m(其中0.3m超高),有效容積3m3,主要投加氫氧化鈉溶液調節廢水pH至8~9。配置氣攪拌裝置1套,pH在線儀1臺。
(3)溶氣氣浮裝置。通過投加PAC,實現廢水中懸浮物質及乳化油的去除。設計參數:30m3/d。
配置溶氣氣浮機1套。配置污泥泵1臺(JYWQ10-7-0.75S,N=0.75kW,Q=5m3/h,H=15m)。
(4)pH調節罐2。地上式碳鋼防腐結構,HRT2.4h,尺寸:ø1.6m×1.8m(其中0.3m超高),有效容積3m3,主要投加硫酸溶液調節廢水pH至3~4。配置氣攪拌裝置1套,pH 在線儀1臺。
(5)微電極反應釜。地上式碳鋼防腐結構,HRT 4h,尺寸:ø2 m×3.7 m(其中0.5m 超高),有效容積5m3。去除廢水中的部分有機物質及色度,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能。配置曝氣裝置1套。
(6)Fenton 反應釜。地上式碳鋼防腐結構,HRT 4h,尺寸:ø2m×2.1m(其中0.5m超高),有效容積5m3。催化氧化降解廢水中大分子有機物,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配置槳式攪拌機1臺(JBJ-900,D=900mm,N=1.1kW)。
(7)穩定罐。地上式碳鋼防腐結構,HRT 4h,尺寸:ø2m×2.1m(其中0.5m 超高),有效容積5m3,保證Fenton反應反應*。配置槳式攪拌機1臺(JBJ-900,D=900mm,N=1.1kW)。
生化處理工藝流程
高濃度的化工廢水經過上述的物化預處理工藝后,COD的去除率可以達到65%~70%,鹽度得到初步降低,可生化性得到顯著提高。經過物化預處理后的廢水進入兩級EGSB厭氧反應池中,與厭氧污泥充分均勻混合,通過反應池中兼性厭氧和厭氧微生物群體的作用,降解廢水中難降解的有機物質,進一步降低廢水中BOD5及COD,提升廢水的可生化性,此外兩級EGSB組合單元為厭氧氨氧化提供短程反硝化條件,有效的降低氨氮負荷。隨后廢水采用A/O生物處理即缺氧+好氧處理工藝,因為此廢水中TP含量較低,NH3-N 和COD較高,通過EGSB大幅度削減負荷后,利用缺氧池反硝化細菌將廢水中的COD做為碳源,將好氧池回流混合液中帶入的大量NO3- -N 和NO2- -N 還原為N2釋放至空氣,降低BOD5及NO3 -N 濃度,實現可生化的COD和NH3-N得以全部降解。隨后廢水流入好氧池,在好養、兼氧菌的作用下,進一步去除水中有機雜質。隨后廢水流入二沉池,泥水分離后,二沉池污泥回流至A/O池及兩級EGSB反應器中,剩余污泥流入生化污泥池中,后流入污泥調節池,經板框壓濾機脫水后排出。二沉池中上清液流入ClO2接觸氧化池做進一步處理。
技術方案
(1)生活污水通過集水池收集后經提升泵提升進入人工濕地處理系統。進水通過布 水管均勻布水,使得水以推流形式流過填充海綿的預處理區。
(2)預處理區裝填海綿材料,并壓實。海綿材料具有比表面積大、孔隙大的特點, 這利于生物附著生長以及納污和流水通暢。海綿材料在此起到過濾、截留進水中懸浮物的 作用,同時還起到作為生物膜附著填料的作用。大部分有機物及懸浮物在預處理區得到截 留或降解。
(3)為提高進入后續人工濕地污水中的溶解氧濃度,在預處理區設置管道進行微氧 曝氣。同時,還可以起到維持預處理區生物膜活性的作用。
(4)預處理區與復合流人工濕地主體區通過底部穿孔布水板連接,經海綿填料過濾 后的水經過底部穿孔布水板均勻進入后續人工濕地底部的礫石布水區。
(5)復合流人工濕地主體部分由間隔的三級垂直流人工濕地串聯而成,形成整體推 流、潛流的復合流態。
膜法處置
近年來, 科技水平較高的國家與發達國家紛紛把膜分離技術,例如 RO、NF、UF 技術等運用在印染工業廢水的處置過程中,能有效減少耗能,降低成本投入。 因為膜過濾技術具備技能、設施簡易、分離質量高、操作便捷等優勢,讓其在廢水處置范圍內有較大上升空間。
微孔過濾,簡稱微濾,是一種采用機械過考慮的模式,把中段廢水里的細小纖維自水體中隔離開來。 所謂微濾,具體是指利用縫隙非常小的纖維網或者不銹鋼網當作過濾媒介展開隔離處理,其不僅能回收纖維,而且對 BOD 以及 COD 有著良好的剔除成效。 當下,利用率較高的是 2~6cm 格柵過濾,以此篩出木屑等雜物,預防破壞泵。
廢水處置中選用超濾, 是利用攔截物流里分子質量超過超濾膜攔截分子質量的溶質, 準許分子質量較低的成分與水通過。 其透過水篩出分子質量大的物體,比如漿料、纖維雜物以及燃料等,還能進行回收再利用。 此種過濾手段是現階段印染領域中口碑較好的一種膜技術, 通常應用在減少廢水相關承載,減少氧化損耗量,讓回收用水更加清潔,降低耗能。 我國研制的空超濾膜憑借其經濟適用的價格備受人們認可和青睞。
為剔除回收用水里的累積鹽分, 可采用納濾或者反滲透的方法,經過其脫鹽的水體質量遠遠超過工藝用水,并保留了一定的熱能,為蒸發*節約蒸汽耗量。 大部分印染漂洗廢液的濃度普遍偏低, 相關人員僅利用納濾膜便能達成工藝回收利用標準。 但針對鹽度與濃度較高的印染廢水可使用 RO法對其進行脫鹽,以此達到回收用水標準,同時把 RO 濃縮液經過合理處置滿足指標排放或者放到蒸發皿蒸發, 處置濃度大的印染工業廢水的有效方法還正在研究探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