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BR膜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工藝特點
(1)系統簡單,運行費低;
(2)以原污水中的含碳有機物和內源代謝產物為碳源,節省了投加外碳源的費用;
(3)好氧池在后,可進一步去除有機物;
(4)缺氧池在先,由于反硝化消耗了部分碳源有機物,可減輕好氧池負荷;
(5)反硝化產生的堿度可補償硝化過程對堿度的消耗
二、MBR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設備優勢
(1)嚴格執行環境保護的各項規定,確保各項水質指標達標。
(2)采用成熟、*、可靠的處理工藝,確保優良的處理效果。
(3)運行上有較大的靈活性和可調性,以適應水質水量的變化。
(4)力求一次性投資省、運行費用低,且操作穩定方便。
(5)確保整個系統試車成功至正常運行到驗收合格為止,并負責代培操作人員。
(6)技術*、成熟、可靠,處理,確保出水達標排放。
(7)工程一次性投資少,運行費用低,無環境污染與安全隱患。
(8)操作簡單,維護方便。
(9)處理設施平面布置合理,環境和諧美觀,占地少
(10)設計必須符合適用的要求
選擇的處理工藝、構筑物(建筑物)型式、主要設備、設計標準和數據等,應最大限度地滿足使用的需要,以保證污水處理站功能的實現。
(11)設計應符合經濟的要求
設計中一方面盡可能采用合理措施降低工程造價,選用質優價廉的設備;另一方面又必須保證在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后,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和使用效果。
(12)設計技術應當力求*和合理
設計中必須根據生產的需要和可能,在經濟合理的原則下,盡可能采用*技術。在機械化、自動化與儀表化程度方面,要從實際出發,根據需要和可能及設備的供應情況,妥善確定。
三、站址選擇應滿足以下原則
(1)與所采用的污水處理工藝相適應;
(2)站址位于集中給水水源下游,且應設在景區及生活區的下游和夏季主風向的下風向;
(3)處理后的污水或污泥用于農業、工業或市政時,站址應考慮與用戶靠近,以便于運輸。當處理水捏碎和時,則應與受納水體靠近;
(4)要充分利用地形,如有條件可選擇有適當坡度的地區,以滿足污水處理構筑物高程布置的需要,減少工程土方量;
(5)有良好的工程地質條件及方便的交通、運輸、水電條件;
(6)站址不應設在雨季受水淹的低洼處,靠近水體的處理站,要考慮不受洪水威脅,站址應盡量設在地形條件好的地方;
(7)站址的選擇應考慮遠期發展的相對性,有擴建的余地。
四、MBR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設計依據
(1)《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
(2)《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
(3)《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水水質》(GB/T18920-2002)
(4)《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觀環境用水水質》(GB/T18921-2002)
(5)《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2003);
(6)《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
(7)《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GB3096-93);
(8)《水處理設備制造技術條件》(JB293-95);
(9)《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
(10)《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
(11)《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01);
(12)《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2000);
(13)《水處理設備制造技術條件》(JB2932-99);
(14)《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
(15)《電氣安裝工程整理檢驗、評定標準》(GBI303—1988);
(16)業主提供的水量、水質。
五、工藝比選擇
(1)工藝綜述
項目污水主要為生活污水,污水可生化性較好,適合采用生化池進行處理,生化法具有處理效果穩定,有機物適用范圍廣、運轉經驗豐富、運行成本低的特點,廣泛應用于城市廢水處理廠和以有機污染物為主的工業廢水處理領域。
應用在廢水處理方面的生物技術可分為兩大類:厭氧生物技術和好氧生物技術。
厭氧生物技術是在無氧的條件下,由兼性菌及專性厭氧細菌降解有機物,最終產物是二氧化碳和甲烷。根據降解有機物的過程,厭氧生物技術可分為3個階段:水解、產有機酸和甲烷化。好氧生物技術是在有氧的條件下,由好氧微生物菌群降解廢水中的有機物,最終產物是水和二氧化碳。好氧生物技術又包括活性污泥法,如傳統活性污泥法、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和膜生物反應器(MBR)等,以及生物膜法,如接觸氧化法和生物濾池等。
目前,應用在生活污水的生物技術主要有水解(厭氧生物技術的第一階段)、接觸氧化法、SBR法和傳統活性污泥法等,也有企業已經開始采用膜生物反應器(MBR)法。
(2)水解酸化法
通常在生化處理前加一級水解酸化預處理可以大幅提高后續生化過程對污染物的去除率。水解的兩個主要目的:一是降解大分子有機物降解成小分子有機物;二是提高微生物的活性,增強微生物抵抗有毒有害物質侵害的能力,并防止微生物的流失、污泥膨脹。
在水解酸化工藝中,首先是進水中大量顆粒物質和膠體物質被微生物載留和吸附,載留下來的物質吸附在污泥表面,利用厭氧反應的水解、酸化過程,溶解氧控制0.2~0.5mg/L范圍內,通過大量厭氧微生物將不溶性有機物水解為可溶性有機物,將難于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機物質轉化為易于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機物質,有機物質慢慢地被分解代謝。減少了污泥量,降低了污泥含水率。污水經水解池后出水COD和BOD5濃度會有一定降低,并且BOD5/COD比值升高,有利于后續好氧生化處理。由于未到厭氧反應的后繼階段,偶然產生的少量溶解性氣體,也因達不到其飽和溶解度,因而不會淅出池外,故不會對環境造成較水解工藝的關鍵是控制泥和水的充分混合,以及合理的水力停留時間,目前普遍采用的泥水混合方式有空氣攪拌、脈沖布水和機械攪拌等。
(3)生物接觸氧化法
生物接觸氧化處理方法是在接觸氧化池內充填填料,填料上布滿生物膜,在不斷曝氣的條件下,廢水以一定的流速流經填料,廢水與填料上的生物膜廣泛接觸,廢水中的有機物質在微生物的新陳代謝作用下得以去除,達到使廢水凈化的目的。
填料的選擇是接觸氧化法的關鍵,目前普遍采用的填料有固定式填料(如爐渣、陶粒、石英砂、活性炭)、懸掛式填料(如YDT填料、軟性填料、組合填料)及懸浮式填料等。
(4)SBR活性污泥法
批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BatchReactor,簡稱SBR)是國內外近年來新開發的新型活性污泥法,是對傳統活性污泥法的發展改良,它的特點是將沉淀池和曝氣池合二而為一,分批進行生化反應,其工作過程由進水、反應、沉降、排水、閑置五個步驟組成。
SBR工藝在城市污水和各種工業廢水的處理方面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SBR與其它活性污泥工藝相比較,具有很多優勢,如構造簡單、基建投資、運行費用低,它的活性污泥性狀好、污泥產率低,SBR控制靈活,可滿足各種處理要求,而且它的脫氮效果好。
(5)膜生物反應器(MBR)法
(MembraneBio-reactor)是20世紀末發展起來的最新污水處理技術,是對高效膜分離單元和傳統活性污泥法(CAS)的有機結合,它能獨立控制污泥停留時間(SRT)和水力停留時間(HRT)。它不使用沉淀池進行活性污泥的固液分離,而是采用中空纖維膜代替沉淀池,具有非常高效固液分離性能,同時利用半透膜的特性,使活性污泥不會隨出水流失,在生化池中形成超高濃度的活性污泥,使污染物*分解,出水水質良好、穩定,出水濁度、懸浮物和細菌接近于零,污泥排放量少,主要應用于工業廢水、市政廢水和地表水治理。該方法工藝簡單、占地面積少,系統抗沖擊性強,適應范圍廣,自動模塊化設計,管理簡便,近年來,在廢水資源化處理方面得到了廣泛應用,在城市污水和工業廢水處理回用上競爭力明顯。
膜生物反應器新工藝技術:單獨的MBR系統已能很好降低水中污染物的濃度,但是如果與反滲透RO裝置聯用能進一步提高膜組對微生物的截留作用,在對廢水資源化回用的對比研究中,MF/RO和MBR/RO聯用,出水水質可以達到飲用水的標準
六、開機前的準備工作
1、檢查各電氣線路是否處于準備工作狀態,接線方式是否正確。如發現異常應及時修正,確保安全;
2、檢查風機油位是否正常,轉動是否靈活,地腳螺栓有無松動,開機前必須將潤滑油加至標準油位,地腳螺栓必須緊固,用手轉動風機應無沉重感及異常響動,風機轉動方向必須與運行方向一致;
3、保證水泵轉動靈活,無異常影響正常運轉的隱患,如果發現及時排除;
4、查各閥門是否完好,開啟必須靈活;
5、曝氣管道必須處于同一水平面,檢查填料是否有脫落,如有脫落應及時補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