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t/d地埋式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
LS地埋式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具有處理效率高、能耗低、產泥量少、管理方便、占地面積小等優點。進行污水處理時能有效的去除BOD、COD以及氮磷,可以后接消毒池,對出水進行處理,使出水達到排放標準和回用要求。
地埋式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進水管網與水解酸化池的底部連通,水解酸化池的上部與接觸氧化池的底部連通,沉淀池內設有進水管,接觸氧化池的上部與進水管的上端連通,進水管的下方設置有擋板,沉淀池的上部設置有出水口,出水口的內側設置有溢水堰,所述的沉淀池的底部呈錐形,污泥沉淀效果好;接觸氧化池內部具有填料,曝氣風機的出風口與接觸氧化池底部設置的曝氣管網連通,進行曝氣;沉淀池的下部通過設置在沉淀池內的污泥進管與污泥泵的進口相連通,污泥泵的出口通過設置在污泥泵上的污泥出管與進水管網連通,產泥量少。
1000t/d地埋式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
深度處理措施
深度處理工藝的選擇主要根據前端處理出水水質要求確定,當出水的TN和NH3-N穩定達到一級A標準時,利用化學藥劑強化懸浮固體和TP去除,同時還能進一步降低出水的CODCr,可采用微絮凝過濾或混凝過濾工藝;當二級出水T N和NH3- N不能穩定達到一級A 標準時,可采用曝氣生物濾池進一步去除TN、NH3- N和SS,同時輔以化學除磷。
本工程通過技術經濟比較分析,確定采用接觸過濾工藝。綜合考慮處理效果和水力高程要求,選擇纖維轉盤濾池。
確定本工程生物段采用強化ICEAS生物工藝,核心是強化生物脫氮。深度處理采用微過濾技術,設計采用纖維轉盤濾,過濾精度達到10μm,保證出水TP、懸浮物達標。
有益效果
(1)氧化池內設置的填料,結構*,增加了微生物的附著面積,污水降解更加*;
(2)在電機作用下,旋轉曝氣攪拌部件進行旋轉曝氣和攪拌,區別于現有的使用曝氣風機和攪拌設備進行曝氣攪拌的方式,兼顧了曝氣和攪拌兩個功能,功能更加全面,且節約成本;
(3)將具有*結構的填料、曝氣、攪拌三者有效地結合起來,提高了污水處理的效率;
(4)經過消毒后的水通過煮沸容器加熱煮沸,能夠去除水中的雜質以及對水進行更為*的高溫消毒;
(5)冷卻攪拌池用于加熱煮沸后水的冷卻降溫,使其降溫至達標排放溫度時進行排放。
結構設計
1混凝土
(1)強度等級:本工程位于長江三角洲,根據《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GB50176-94的規定,該地區屬于非寒冷地區,按照《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S0010-2010,混凝土結構的環境類別為二類a,低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25,與《給水排水工程鋼筋混凝土水池結構設計規程》CECS138:2002中規定的混凝土低強度一致,按照《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規范》GB/TS0476-2008,混凝土結構的環境作用等級為I-C,低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5,故一體化綜合池采用C35混凝土。
(2)抗滲等級:混凝土抗滲等級si,系指齡期為28d的混凝土試件,施加i×0.1MPa水壓后滿足不滲水指標,根據大作用水頭與混凝土厚度的比值確定。根據這個規定,一體化綜合池的混凝土抗滲等級S6。
2工況組合
(1)池外有土、池內無水:此種工況主要是考慮在回填土完成后、水池沒有使用之前和使用時檢修期內的不利情況。
(2)池外無土、池內有水:此種工況主要是考慮在回填土完成前、水池做滿水試驗時的不利情況。
3池壁內力計算
(1)單向壁板:即L/H>2(有頂板)或L/H>3(無頂板)(L為池壁長度,H為池壁高度)的池壁板;取1m寬截條按豎向單向受彎計算,下端為固接,上端為鉸接(有頂板)或自由(無頂板);此時應考慮水平角隅區彎矩。生化池、二沉池、加氯接觸池池壁按單向壁板計算。
(2)雙向壁板:即0.5≤L/H≤2(有頂板)或0.5≤L/H≤3(無頂板)的池壁板;分別按三邊固接、一邊鉸接(有頂板)和三邊固接、一邊自由(無頂板)的雙向受彎計算;此時應考慮作用在池壁支座上的邊緣反力。高效沉淀池、連續砂濾池池壁按雙向壁板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