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傳統畜禽養殖污染防治
傳統畜禽養殖以生產為主導,污染控制技術大部分僅指產后治理,主要方法有:
物理法(沉淀、脫水、干燥)
化學法(混凝、氧化、消毒)
生物法(厭氧、好氧、兼氧)
生態法(氧化塘、濕地、生態溝渠)
資源化利用(堆肥、有機肥、飼料化)
2、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現狀
現有技術對COD處理達到國標不存在技術問題;
對氮、磷的處理仍存在技術和經濟上的問題;
現有技術處理成本與養殖低利潤、高風險之間矛盾突出;
運行管理與操作人員素質低、已有設施沒有正常運行;
生物有機肥推廣應用力度不夠,導致糞便肥料化循環利用不暢。
3、畜禽養殖廢水減排的主要方法:
農業利用:包括直接農業利用、厭氧發酵后沼液沼渣農業利用、水產養殖等,不能設置污水排放口;
循環利用:廢水經處理后全部用于回收利用(包括農用與回用于欄舍沖洗等),不能設置污水排放口;
達標排放:采用厭氧+好氧+深度處理的工業化處理方法,外排污水達標排放;
4、畜禽養殖廢水處理單元技術分類:
厭氧處理技術:UASB、AF、 UBF、USR、兩段厭氧法
優點:
1.應用范圍廣;
2.厭氧生物處理技術可以把環境保護、能源回收以良性循環的形式結合起來,是一種低成本、低能耗的廢水處理技術;
3.厭氧處理設備負荷高、占地少;
4.厭氧方法產生的剩余污泥量比好氧法少得多
5.厭氧生物法對營養物的需求量小;
6.能被厭氧法降解的有機物種類多;
缺點:
1.采用厭氧生物處理法不能去除廢水中的氮和磷。
2.厭氧法啟動時間長。
3.運行管理較為復雜。如進水負荷突然提高,反應器的pH值會下降,如不及時發現控制,反應器就會出現“酸化”現象,使產甲烷菌受到嚴重抑止,甚至使反應器不能再恢復正常運行,必須重新啟動。
4.衛生條件較差。
常用的厭氧生物處理反應器有以下幾種:
1、化糞池
2、厭氧生物濾池
3、上流式厭氧污泥反應器(UASB)
4、厭氧流化床反應器
5、分段厭氧處理法
將厭氧發酵過程分別在兩個容器中獨立進行,維持各的環境條件,促進整個厭氧消化過程。
段:水解和液化固態有機物為有機酸;緩沖和稀釋負荷沖擊與有害物質,并截留難降解的固態物質。
第二段:保持嚴格的厭氧條件和pH值,以有利于甲烷菌的生長,降解、穩定有機物,產生含甲烷較多的消化氣,截留懸浮物質,改善出水水質。
好氧處理技術:活性污泥、生物濾池、生物接觸氧化、序批式活性污泥(SBR)、生物轉盤
1、活性污泥基本流程
2、生物濾池
生物濾池有很多種類,其中又可分為普通生物濾池、高負荷生物濾池、塔式生物濾池等;
3、生物接觸氧化
4、序批式活性污泥(SBR)
現階段規模化養殖場工廠化處理的主要方式:
A/O、A2/O、A-O-A-O
深度處理技術:氧化塘、人工濕地、土壤凈化
不同綜合控制技術比較:
綜合國內外多年來對畜禽養殖廢水處理經驗,結合不同養殖規模和特點,就當前應用比較成功、實用的污染治理技術工藝及要求的3個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