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m3/h地埋式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
魯盛地埋式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包括集水池,所述集水池處設有格柵,還包括與集水池自流連通的調節池,所述調節池通過管道依次連通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消毒池和污泥池,所述缺氧池的填料上掛有兼氧微生物膜;所述好氧池為生物接觸氧化池,所述好氧池的填料上掛有細菌生物膜,所述沉淀池為豎流式/旋流式沉淀池,所述消毒池為旋流反應池。還包括泵水系統、供風系統和電器控制系統。
缺氧池和好氧池的填料為彈性立體填料。調節池和缺氧池之間還設置有與管路并聯的厭氧池。好氧池包括一級生化池和二級生化池。好氧池包括設置于池底的曝氣系統,所述曝氣系統包括風機和與風機連通的設置于池底的管道。
好氧池采用彈性立體填料的填料比表面積200m2/m3。
活性污泥馴化的方法與技巧
如果培養期間加入的主要是生活污水,應逐步減少生活污水的加入量,并逐步增加原水的進水量,每次增加的進水量為設計進水量的5—10%,每增加一次應穩定2-3個周期或2天左右,發現系統內或出水指標上升應繼續維持本次進水量,直至出水指標穩定,如出水指標一直上升,應暫停進水,待指標恢復正常后,進水量應稍微減少,或略大于上周期進水量。以此類推,達到系統設計符合。
活性污泥馴化時,也可采用體積負荷法來進行馴化,可根據化驗數據、進水指標、系統指標、構筑物體積推算出單位時間的系統污泥負荷,根據體積負荷來確定下個周期的進水量。
下面以SBR池為例計算體積負荷。12小時一周期,曝8推4。
進水COD5000mg/L,氨氮1000mg/L,好氧池體積1000方,進水后生化池內COD300mg/L,氨氮50mg/L,曝氣4小時后,生化池內COD200mg/L,氨氮34mg/L。則系統COD體積負荷=(300-200)/4=25mg/L.h;系統氨氮體積負荷=(50-34)/4=4mg/L.h;
再計算出本周期COD去除總量=1000方*25mg/L.h*8=200公斤;
氨氮去除總量=1000方*4mg/L.h*8=32公斤;
以COD計算下周期進水量=200*1000/5000mg/L=40方;
以氨氮計算下周期進水量=32*1000/1000mg/L=32方;
下周期進水量取32方
連續進水的運行方式中,應計算單位時間內系統進入的COD、氨氮的總量,結合在此期間系統內指標的變化情況計算出體積負荷來確定下周期進水量。
如果化驗設施不到位,無法獲知COD、氨氮等數據,可根據溶解氧的變化、風機風量的大小來估算體積負荷。在這種情況下,進水量的增加更應穩定,避免冒進對系統產生沖擊。
例如,系統內溶解氧一般控制在2-3mg/l,如果系統內溶解氧偏低,1.0左右,或進水停止后,溶解氧上升緩慢,說明進水量偏大,應適當減少進水量。如果溶解氧上升較快,說明進水量合理,可再適當增加進水量。
如果溶氧儀、化驗儀器暫時都沒有,可根據污泥負荷來確定進水量,一般污泥COD負荷按0.2公斤COD/公斤污泥˙天。
2m3/h地埋式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
工作原理:
各自生活污水匯集于集水池,集水池入口處設格柵,以去除污水中的大顆粒狀和纖維狀雜質,格柵所攔截的柵渣定期人工清除、轉運。集水池中的污水通過集水池自流送至污水調節池,在污水調節池中調節水量并初步降解有機物,然后通過污水泵將生活污水輸入生活污水處理系統。生活污水處理系統由缺氧池、接觸氧化池、沉淀池、消毒排放水池組成。在缺氧池中原污水與回流混合液充分混合,通過兼氧微生物的作用反硝化脫氮。接觸氧化池是一種以生物膜法為主,兼有活性污泥法的生物處理裝置,通過鼓風機提供氧源,使污水中的有機物與池內生物膜充分接觸,經微生物吸附、降解作用,使水質得到凈化。接觸氧化池出水自流入沉淀池,以去除剝落的生物膜和活性污泥,沉淀池出水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的一級標準。
沉淀池中的污泥通過氣提排入污泥池進行好氧消化,消化后的剩余污泥量很少,隔3個月左右清除一次,由環衛抽糞車清除外運,從而有效地避免了二次污染。
有益效果:
1、砂池、靜置池、生物處理池、凈水池和暫存罐的垂直排布形式達到提高空間利用率的效果;
2、隔離膜和防護組件的配合使用進一步提高對于污水的處理 效果。
特點
1、改設備埋于地下地表面積可以作為綠化用地,節省占地面積。
2、污水一體化設備采用耐腐蝕、抗氧化材質制成,使用壽命長,節省運行費用。
3、通過生物接觸氧化池結合層層過濾、消毒設備,污水處理效果佳,解決病菌傳播困擾。
4、此裝置脫臭效果好、產生的污泥量小,不會給環境造成其他污染危害。
5、全自動控制系統,安裝損壞報警系統,無需人工看管,節省勞動力的投入。
工藝特點
1、解決了微電解污水處理工藝填料板結、鈍化、活化,更換的難題,并具有持續高活性鐵床優點。同比傳統鐵碳填料,損耗量降低了60%以上,同時處理產生的污泥量減少了50%以上。該技術各單元可作為單獨處理方法使用,又可作為生物處理的前處理工藝,利于污泥的沉降和生物掛膜。
2、內電解陰陽極及催化劑通過高溫形成架構式合金結構,不會像鐵碳混合組配那樣容易出現陰陽極分離,影響原電池反應。規整的微電解填料使用壽命長、操作維護方便,處理過程中只消耗少量的微電解填料。微電解根據消耗體積,只需定期添加即可,無需更換。
3、采用微孔活化技術,比表面積大,同時配加催化劑,對廢水處理提供了更大的電流密度和更好的微電解反應效果,反應速率快,一般工業廢水只需要30-60分鐘,長期運行穩定有效。
4、由于微電解和催化劑的雙重作用,同比傳統鐵碳填料對針對有機物濃度大、高毒性、高色度、難生化廢水的處理,廢水中的COD去解率提高10-20%。廢水中COD去除率一般在35-60%左右,色度可去掉60-90%。同時B/C值可提高0.1-0.3,提高了廢水的可生化性。
5、電解處理方法可以達到化學沉淀除磷的效果,還可以通過還原除重金屬。廢水經微電解處理后會在水中形成原生態的亞鐵或鐵離子,具有比普通混凝劑更好的混凝作用,無需再加鐵鹽等混凝劑,COD去除率高,并且不會對水造成二次污染。
6、Fe2+催化作用,在微電解后投加H2O2,即芬頓氧化工藝,對一些難降解化工廢水CODcr的去解率可達70-75%。對含有偶氟、碳雙鍵、硝基、鹵代基結構的難除降解有機物質等都有很好的降解效果。
7、對已建成未達標的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工程,用該技術作為已建工程廢水的預處理,即可確保廢水處理后穩定達標排放。也可將生產廢水中濃度較高的部分廢水單獨引出進行微電解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