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養殖廢水處理設備
水產養殖污水COD平均達500mg/L左右,有機物濃度高、色度高、可生化性較好,原水中含有大量油A脂、游離性蛋白質及鹽分。廢水中懸浮的固體物較多,大分子顆粒物摻雜在廢水中,處理難度大。
鑒于此,四通環保研發的水產養殖尾水處理設備采用用混凝-生物接觸氧化工藝處理養殖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
具體而言,水產養殖廢水預處理工藝為:車間粗格柵一集水井一轉鼓過濾機一隔油池一渦凹氣浮池一調節池。
海水養殖廢水處理設備
工藝流程如下:混凝+接觸氧化工藝、氣浮-強化A段-A/O工藝、氣浮+A/O+CASS工藝、氣浮+接觸氧化工藝、AB(吸附-生物降解)工藝、水解(酸化)+生物接觸氧化工藝、UASB+好氧生物處理工藝、氣浮+SBR工藝、絮凝床+SBR工藝。
循環式活性污泥系統(CASS),是間歇式好氧活性污泥反應器(SBR)工藝的一種更新變型。與傳統的SBR反應器不同,CASS反應池的前端設有小容積的生物選擇區,通常在缺氧一厭氧條件下運行,進入CASS反應池的廢水和從主反應區內回流的活性污泥在選擇區混和接觸,對難降解有機物起到了良好的水解作用,還可發生顯著的反硝化作用。
設置選擇區的目的是使系統選擇出絮凝細菌,克服污泥膨脹。工藝根據微生物的實際增殖情況自動排除剩余污泥量,處理出水通過移動式潷水器排出系統。整個系統以推流方式運行,而各反應區則以*混合的方式運行以實現同步硝化一反硝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