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50噸/天養殖廢水處理設備——-養殖行業廢水現狀
隨著我國畜牧業的發展,產業競爭的日趨激烈,畜牧業的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已成為必然趨勢,規模化養殖場具有較高的飼養技術,統一的管理,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但由于大量集中的糞便沖洗污水排放引起的環境污染問題也越來越嚴重。養殖業的糞尿排泄物及廢水中含有大量有機物、氮、磷、懸浮物及致病菌并產生惡臭,對環境質量造成極大影響,急需治理。
二、50噸/天養殖廢水處理設備——-養殖行業分類
養殖行業大方面分為:畜類和禽類養殖;細化分類的話,分為:養豬、養牛、養羊、雞鴨鵝養殖、肉兔養殖等。
三、養殖污水來源
養殖廢水主要來自于圈欄沖洗廢水、畜禽糞便、尿液廢水,以及部分養殖場飼養工人生活污水。
四、養殖廢水水質特點
有機物濃度高、懸浮物多、色度深,并含有大量的細菌,場區內所產生的糞便及其懸浮顆粒物的收集效率比較高,但還有部分動物的糞便和部分動物飼料隨沖洗水進入污水處理裝置,而使NH3-N、有機磷濃度很高。廢水中的污染物主要以固態、溶解態存在的碳水化合物等有機物形式存在,使廢水表現出很高的BOD5、CODcr 、SS、氨氮、總磷和色度等,污染物可生物降解性好,廢水中含有大量的N、P等營養物質。
廢水中主要污染物為:COD、BOD5、氨氮、懸浮物SS和糞大腸桿菌。養殖廢水根據清糞方式不同,其污染物濃度也會出現較大差異,一般清糞方式為:干清糞、水沖糞及水泡糞。
五、養殖廢水對環境影響
養殖廢水中,既有懸浮物,也有可溶物,大部分屬于易生物降解的有機物。若不經處理,直接排入水體后,會很快消耗掉水源中的溶解氧DO,并沉積水底,釋放出含有硫化氫的氣體,造成魚類和水生生物因缺氧而死亡。水體中,缺氧環境會造成水質腐惡化,逐漸變黑發臭,直接影響周邊環境。
養殖廢水中還含有大腸桿菌、糞便鏈球菌等致病微生物,它們的大量繁殖,也會使水源受到病菌感染,進而危害人民群眾的健康和畜存。此外,養殖廢水因含有未消化的食物和糞便等污染物,外觀呈暗黑色,同時伴有令人作嘔的惡息味,也對周邊環境造成不良影響。
六、養殖廢水處理工藝
養殖廢水經固液分離、多級沉淀進行預處理,處理過后廢水進入曝氣調節池均衡水量水質,以厭氧、缺氧、好氧為主體工藝,經沉淀、消毒處理之后,出水達到《畜禽養殖業水污染排放標準》(GB18596-2001)中的排放標準。處理后廢水可回用至廠區綠化灌溉及沖洗圈舍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