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市豎流式沉淀池
豎流式沉淀池設計數據有哪些?
1. 池直徑或正方形邊長與有效水深的比值≤3,池直徑一般采用4-7m;
2. 當池直徑或正方形邊長
3. 中心管內流速≤30mm/s;
4. 中心管下口的喇叭口和反射板要求:
1) 反射板板底距泥面≥0.3mm;
2) 反射板直徑及高度為中心管直徑的1.35倍;
3) 反射板直徑為喇叭口直徑的1.3倍;
4) 反射板表面對水平面的傾角為17°;
5) 中心管下端至反射板表面之間的縫隙高為0.25-0.5m,縫隙中心污水流速,在初次沉淀池中≤30mm/s,在二次沉淀池中≤20mm/s;
5. 排泥管下端距池底≤0.2m,管上端超出水面≥0.4m;
6. 浮渣擋板距集水槽0.25-0.5m,高出水面0.1-0.15m,淹沒深度0.3-0.4m麗江市豎流式沉淀池
豎流式沉淀池的平面為圓形、正方形或多角形。為使池內陪水均勻,池徑不宜過大,一般采用4——7m。不大于10m。為了降低池的總高度,污泥區可采用多斗排泥方式。豎流式沉淀池的直徑(或正方形的一邊)與有效水深之比一般不大于3.
設備組成及各部件的作用
沉淀池是由進水區、沉淀區、緩沖區、污泥區和出水區五個部分組成。進水區和出水區的作用是使水流均勻地流過沉淀池,避免短流和減少紊流對沉淀產生的不利影響,同時減少死水區、提高沉淀池的容積利用率;沉淀區也稱澄清區,即沉淀池的工作區,是可沉淀顆粒與污水分離的區域;污泥區是污泥貯存、濃縮和排出的區域;緩沖區則是分隔沉淀區和污泥區的水層區域,保證已經沉淀的顆粒不因水流攪動而再行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