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修復裝置修復方法分類:
污染地下水的修復技術包括抽提技術、氣提技術、空氣吹脫技術、生物修復技術、滲透反應墻技術、原位化學修復等。
抽提技術
抽提處理是采用水泵將地下水抽出來,在地面得到合理的凈化處理,并將處理后的水重新注入地下或排入地表水體。這種處理方式對抽取出來的水中污染物能夠進行高效去除,但不能保證全部地下水尤其是巖層中的污染物得到有效去除。
氣提技術
利用真空泵和井,在受污染區域利用負壓誘導或正壓產生氣流,將吸附態、溶解態或自由相的污染物轉變為氣相,抽提到地面,然后再進行收集和處理。典型的氣提系統包括抽提井、真空泵、濕度分離裝置、氣體收集裝置、氣體凈化處理裝置和附屬設備等。
氣提技術的主要優點包括:① 能夠原位操作,比較簡單,對周圍干擾小;② 有效去除揮發性有機物;③ 在可接受的成本范圍內,能夠處理較多的受污染地下水;④ 系統容易安裝和轉移;⑤ 容易與其他技術組合使用。在美國,氣提技術幾乎已經成為修復受加油站污染的地下水和土層的“標準”技術。氣提技術適用于滲透性均質較好的地層。
空氣吹脫技術
空氣吹脫是在一定的壓力條件下,將壓縮空氣注入受污染區域,將溶解在地下水中的揮發性化合物,吸附在土顆粒表面上的化合物,以及阻塞在土壤空隙中的化合物驅趕出來。空氣吹脫包括三個過程:① 現場空氣吹脫;② 揮發性有機物的揮發;③ 有機物的好氧生物降解。相比較而言,吹脫和揮發作用進行較快,而生物降解進程緩慢。在實際應用中,通常將空氣吹脫技術與氣提技術組合,得到單一技術無法達到的效果。
地下水修復裝置
地下水修復是指采用抽提、氣提、生物修復、滲透反應墻等技術使受污染的地下水恢復到原有水質。地下水資源是水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我國地下水污染時有發生。地下水污染控制與修復工作的開展對地下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有著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