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廠污水處理設備廠家:
養殖業是我國農村發展的重要產業。近些年來,隨著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飼養數量的急劇增加,使得大量的畜禽養殖廢水成為污染源,這些養殖場產生的污水如得不到及時處理,必將對環境造成極大危害,造成生態環境惡化、畜禽產品品質下降并危及人體健康,養殖廢水治理技術的滯后將嚴重制約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隨著畜禽業的發展,畜禽養殖場的廢水越來越多,也制定了對養殖業廢水排放的標準,所以對于畜禽養殖場廢水的處理越來越重要。
一、畜禽養殖廢水的來源及水質特點
畜禽養殖廢水指由養殖場產生的尿液、全部糞便或殘余糞便及飼料殘渣、沖洗水及工人生活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的總稱,其中沖洗水占大部分。畜禽廢水處理難度大,并呈現出以下特點:
(1)COD、SS、NH3-N含量高;
(2)可生化性好,沉淀性能好;
(3)水質水量變化大;
(4)含有致病菌并有惡臭。
養殖廠污水處理設備廠家:
二、畜禽養殖廢水處理技術
1、工業化處理模式包括:物化處理技術與生物處理技術兩大類。
1、物化處理技術
常用的物化處理技術有吸附法、磁絮凝沉淀、電化學氧化、Fenton氧化等。
2、生物處理技術
畜禽養殖廢水的可生化性較好,因此工業上多選用生物處理技術對其進行處理。工業化生物處理技術有:厭氧處理技術、好氧處理技術以及厭氧—好養組合技術。
(1)厭氧生物處理技術
目前,常用于處理畜禽養殖廢水的處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厭氧濾池(AF)、上流式厭氧污泥床(USAB)、厭氧折流板(ABR)、內循環厭氧反應器(IC)等。鄧良偉等采用了IC工藝對畜禽養殖廢水進行了實驗研究,結果表明,COD的去除率為80.3%,BOD5的去除率為95.8%,SS的去除率為78.5%,沼氣產率達1.5~3kgCOD/(m3•d)。出水氨氮濃度比進水高2.82%,TN的去除率為21.7%,TP的去除率為53.8%。宋煒等用厭氧折流板(ABR)處理畜禽養殖廢水,實驗COD為8000~10000mg/L,出水COD去除率可達65%。趙青玲等用EGSB(膨脹顆粒污泥床)處理養殖廢水,進水COD濃度為6000mg/L左右,出水COD去除率可達80%。以往大多數對畜禽養殖場直接進行厭氧處理的工程其主要目的是以回收利用沼氣能源居多,厭氧處理工藝處理畜禽養殖廢水不能算是對污水的*處理,厭氧工藝只是去處了部分有機物和懸浮物,處理后的出水溶解氧含量低,氮磷等營養物質基本沒有得到有效去除,同時在厭氧消化過程中,有機氮被轉化成氨氮,污水中的氨氮濃度非常高,出水水質尚未達標,如果排放對環境的壓力仍然很大,隨著國家對環保問題的重視,要想出水水質達到排放標準還需要作進一步處理。
(2)好氧生物處理技術
好氧生物處理技術:主要有活性污泥法、接觸氧化法、生物轉盤、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及 A/O 等工藝。這些工藝處理畜禽養殖廢水脫氮效果均差,其中 A/O 工藝雖能取得較好的脫氮效果,但需要污泥回流和高比例混合液回流,一般的還需要加堿。鄧良偉以水解—續批式活性污泥(SBR) 處理畜禽養殖廢水,水解過程中 COD 有較好的去除率,當 SBR 水力停留時間為 2.0~6.0h 時,各項指標的去除率不是很高,氨氮幾乎沒去除,而當SBR 水力停留時間為 1.0~1.4d 時,COD 的去除率為 52.1%~82.1%,BOD 的去除率為89.0%~95.7%,SS 的去除率為 93.9%~97.3%,TN 的去除率為 74.1%,特別是對高濃度 NH3-N 的去除率達到 97%以上。由于畜禽養殖廢水屬于高有機物濃度、高氮磷含量和高有害微生物的三高廢水,采用單一好氧處理工藝直接進行處理則需對廢水進行稀釋或加大水力停留時間,進而得建造大型的處理設備,大大增加了投資、管理、運行費用。
(3)厭氧(缺氧)—好氧聯合處理工藝
單獨的厭氧或好氧處理無法實現養殖廢水的達標外排,結合它們各自的優勢,大多數畜禽養殖場采用厭氧(缺氧)—好養聯合處理工藝。杭州西子養殖場采用了厭氧—好氧組合工藝處理高濃度養殖廢水出水COD約為400mg/L,BOD為140mg/L,出水COD、氨氮均能達到排放標準。張欣等采用上流式厭氧污泥床——續批式活性污泥(ASBR-SBR)組合工藝處理養殖廢水,COD去除率達96%,氨氮去除率達87%,出水水質達到《畜禽養殖廢水排放標準》的要求。P.Y.Yang等人開發的一個包括固液分離、厭氧單元(HRT=3d)、好氧單元(HRT=4d)、過濾出水修飾單元的組合工藝。當好氧單元以曝氣20h,沉淀4h工況操作時,出水COD的去除率為95.4%,TP去除率為81.2%,出水符合排放標準。厭氧—好氧聯合處理法既克服了厭氧處理達不到要求的缺陷,具有投資少,運行費用低、凈化效果好、能源環境綜合效益高等有點,特別適合于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污水的處理。但該法仍然存在技術方法上的難點:厭氧或缺氧出水COD低,無法滿足后續好氧處理系統中微生物脫氮的需求,外加碳源量不容易控制。這也將是未來研究的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