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斜管式沉淀池生產*
斜管沉淀池泥斗被堵死,沉淀池排泥不暢。
分析原因
(1)斜管沉淀池采用機械排泥,容易在沉淀池邊緣和端部形成刮泥死角,引起該部積泥區內積泥較多;
(2)排泥管設計不合理。
解決方法
(1)改造池型,減少刮泥死角,排泥采用大泥斗重力排泥,局部水流擾動少且不容易堵塞,滑泥角度大于小泥斗,滑泥*。
(2)采用刮泥機排泥,增加池底排泥溝數目,以改善排泥效果。
1)設備主體采用碳鋼、內部防腐。
(2)斜管組件采用特殊的加工工藝,斜管利用率達 100,斜管沉淀池增加了處理量,減少了占地面積,占地面積僅為平流式沉淀裝置的四分之一,沉淀效率可提高至3-5倍。
(3)處理過程中采用重力方式,不消耗能源,減少了處理成本。
(4)積泥可自動落入泥斗,便于排泥,降低了清泥人工工作強度。
(5)層流狀態好、顆粒沉降不受紊流干擾,對一些難分離雜質如膠體等,效果良好。
(6)當斜管管長為1米時,有效負荷按3-8m3 /m 2·h設計,VO控制在2.5-3.0mm/s范圍內,出水水質佳。
(7)在取水口處采用蜂窩斜管,管長在2-3.0 m時,可在50-100kg/m3的泥砂含量的高濁度中安全運行處理。
(8)斜管沉淀裝置采用乙丙共聚或聚氯乙烯蜂窩斜管,傾角為60℃,斜長1m,內切圓直徑為35-50 mm不等,根據水質可以改變內切圓直徑,以達到沉淀效果。
現在很多項目做二沉池時都放棄了斜管沉淀池,雖然先期沉淀效果好,但是長期運行相當麻煩。就拿生物曝氣池的正常污泥濃度來說,含泥量還是很大的;其次污泥具有一定的粘性,寫管內空間很小,易出現掛壁附著,容易出現堵塞問題;而且用斜管不利于觀察泥面高度,這就導致二沉出現出水渾濁或者出水絮花增多時,不能及時準確的判斷原因。雖然這樣,想用還是可以的,不過對排泥的把握就要準確點了。海南斜管式沉淀池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