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構筑物及設備呂梁市地埋式MBR小型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
格柵/熱交換池。在熱交換池前設置機械格柵,廢水經細格柵進入熱交換池,去除廢水各種布條,線頭等等固體顆粒物質,防止提升泵堵塞。細格柵采用回轉式格柵除污機, 單機寬度800 mm,柵條間距2 mm。由于該企業染色、預縮設備都是高溫高壓印染, 有時排放廢水水溫達到近80 ℃,故設置熱交換池,并放置1 臺羅旋管式熱交換器,熱交換面積為100 m2, 對水體降溫并保證后續生化系統能正常運行,并對生產用水進行加溫,運行結果表明, 可將20 ℃左右的生產用水加熱到50℃。
調節池(2 500 t/d)。廢水經熱交換池后流入調節池,主要進行調節水質水量,并進一步降低水溫到室外氣溫狀態。數量1 座,鋼筋混凝土結構,地下式結構,HRT=12 h,自吸泵2 臺(1 用1 備),同時設置穿孔管進行預曝氣, 預曝強度1.5 m3/h.m3(池容)。
混凝沉淀池(2 500 t/d)。調節池水泵出水進入混凝反應池并投加絮凝劑,助凝劑和脫色劑等,使廢水中各種懸浮顆粒相互接觸碰撞形成較大絮體后,進入沉淀池進行泥水分離并脫色?;炷磻卦O置三格,利用攪拌機進行攪拌反應,有效水力停留時間HRT=0.5 h;沉淀池采用輻流式,中間進水排泥,周邊排水。由于印染廢水污泥較多,為保證泥水分離效果,沉淀池表面負荷為0.5 m3/(m2.h),有效沉淀時間5 h, 采用半橋式周邊傳動刮泥機,周邊線速度2 m/min,電機功率1.5 KW;出水三角堰的負荷為1.5 L/s˙m;鋼筋混凝土結構,半地下式結構,數量1 座。
污泥深度脫水技術在國外起源較早,隨著污泥處理處置領域技術進步和業內人士認識的提高,近幾年在國內逐步得到重視并有一定范圍的應用。主要表現在各類科研機構在污泥調質處理技術上不斷推陳出新,以及高壓壓濾脫水技術及裝備快速發展。可以說,雖然污泥深度脫水只是污泥處理處置的一個環節,目前的工藝技術尚未*成熟,但業界對污泥處置技術的認識正在逐步向深度脫水方向靠攏。
污泥的調質處理是污泥深度脫水的關鍵環節和核心技術,可以說污泥調理技術決定污泥深度脫水項目的成敗。國內污泥調質的方法比較多,普遍采用在污泥中添加脫水劑、絮凝劑或混凝劑的方法,改變污泥中水分子(主要是間隙水和毛細水)存在方式和結構,有利于水與泥在一定條件下實現分離。
污泥脫水設備主要是高壓隔膜板框壓濾機,通過從污泥外部施加壓力,使調質后的污泥中的水分在淅出并分離,得到含固率較高的泥餅。國內設備制造廠商比較多,品牌度較高設備性能較好的有山東景津、杭州興源等,設備制造工藝和質量已經日益完善。
呂梁市地埋式MBR小型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