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生活污水主要特點
農村生活污水主要來源主要包括廚房排水、洗滌排水、洗澡排水和衛生潔貝排水4種類型,部分開展“農家樂”旅游的農村生活污水中,含油污水比例偏高,須引起注意,在污水處理中需增設隔油池。
農村生活污水水質、水量和排放方式隨各地經濟發展水平和居民生活習慣不同差異較大,主要有以下幾種特點:
- 污水排放量少,一般南方地區每人每天排水量45~110升左右、北方地區每人每天排水量35~80升左右。
(2)污水處理設施規模小,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規模一般在500m3/d以下,其中處理規模小于100m3/d的占大多數。
(3)污水排放點較分散,缺乏完善的污水收集管網系統。
(4)污水流量變化大,排放量早晚比白天大,白天比夜間大,污水排放呈不連續狀態,特別是早、中、晚做飯時間,污水量達到高峰,是平時污水排放量的2~5倍。此外,由于雨污分流往往不*,受降雨影響,也造成流量變化較大。
(5)污水中污染物濃度相對較低,碳源相對氮、磷營養物存在不足。一般情況下,COD不超過200mg/L, NH3-N不超過40mg/L, TP不超過5mg/L。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原則
農村生活污水在一定條件下具備可資源化利用的特點,各地應當充分利用農業生產的特點,如水果、蔬菜、糧食作物的種植可充分利用有機肥,減少糞便污水的排放,有利于生活污水的未端治理。對于不能資源化利用的農村生活污水,在處理中應該遵循以下原則:
- 接管優先。對于靠近現有城鎮污水處理廠和市政管網系統的村莊,優先采用接管的方式進行污水處理;對于難以接管的村莊,再考慮建設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進行就地處理。
- 簡單實用,管理方便。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應在滿足處理效果的前提下,投資和運行費用低、工藝流程簡潔、運行穩定、操作簡單、管理維護方便。
- 因地制宜,與農村實際相結合。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應該與村莊的地形、地貌及周邊的人文自然環境相協調,節約土地,減少: 次污染,在具備水質凈化功能的同時,還應具備一定的生態觀賞價值。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規模
根據鎮村地理位置、自然村落及居民居住區分布情況以及污水水量的不同,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可采用不同的處理規模。根據農村居民生活習慣和自然村落的實際情況,按照處理規模分類,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系統一般分 為3個類別:
(1)小型分散處理系統(1m3/d<水量≤10m3/d),一般服務人口10~200人,服務家庭數2~60戶。
(2)分散處理系統(10m3 /d<水量≤200m3/d),一般服務人口200~2500人,服務家庭數60~800戶。
(3)集中處理系統(200m3/d<水量≤500m3/d),一般服務人口2500~6500人,服務家庭數
800~2000戶。
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生活污水處理項目主要集中于小型分散處理系統和分散處理系統,超過
200m3/d水量的項目應盡量按照城鎮污水處理系統的相關規定和規范進行實施。
◆農村生活污水排放標準
一般情況下,位于重要水系源頭、重要湖庫集水區等水環境功能重要地區和水環境容量較小的平原河網地區的新建設施須達到級標準位于其他地區的尾水水質指標須達到二級標準。結合農村生活污水的以上綜合特征,我公司研制生產了各種工藝相結合的污水處理設備,其產品大致可分為三種:微動力生活污水處理系統、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和膜處理生活污水處理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