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醫院污水來源及成分復雜,危害性大。來源主要是醫院的診療室、化驗室、病房、洗衣房、X片照相室和手術室等排放的污水。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病原細菌、病毒和化學藥劑,具有空間污染、急性傳染和潛伏性傳染的特征。 如果含youbing原微生物的醫院污水,不經過消毒處理排放進入城市下水管道或環境水體,往往會造成水體的污染,引發各種疾病及傳染病,嚴重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
排放標準《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466-2016)
根據醫院的規模、性質和處理污水排放去向,進行工藝選擇。根據醫院分類,分為傳染病醫院和綜合醫院。醫院污水處理后排放去向分為排入自然水體和通過市政下水道排入城市污水處理廠兩類。
醫院污水處理所用工藝必須確保處理出水達標,主要采用的三種工藝有:加強處理效果的一級處理、二級處理和簡易生化處理。 工藝選擇原則為:
1、傳染病醫院必須采用二級處理,并需進行預消毒處理。
2、處理出水排入自然水體的縣及縣以上醫院必須采用二級處理。
3、處理出水排入城市下水道(下游設有二級污水處理廠)的綜合醫院采用二級處理,對采用一級處理工藝的必須加強處理效果。
4、對于經濟不發達地區的小型綜合醫院,條件不具備時可采用簡易生化處理作為過渡處理措施,之后逐步實現二級處理或加強處理效果的一級處理。
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日均值)
序號 | 控制項目 | 排放標準 | 預處理標準 |
1 | 糞大腸菌群數(MPN/L) | 500 | 5000 |
2 | 腸道致病菌 | 不得檢出 | - |
3 | 腸道病毒 | 不得檢出 | - |
4 | pH | 6-9 | 6-9 |
5 | 化學需氧量(COD) 濃度 (mg/L) zui高允許排放負荷(g/床位) | 60 60 | 250 250 |
6 | 生化需氧量(BOD) 濃度 (mg/L) zui高允許排放負荷(g/床位) | 20 20 | 100 100 |
7 | 懸浮物(SS) 濃度 (mg/L) zui高允許排放負荷(g/床位) | 20 20 | 60 60 |
8 | 氨氮(mg/L) | 15 | - |
9 | 動植物油(mg/L) | 5 | 20 |
10 | 石油類(mg/L) | 5 | 20 |
11 | 陰離子表面活性劑(mg/L) | 5 | 10 |
12 | 色度(稀釋倍數) | 30 | - |
13 | 揮發酚(mg/L) | 0.5 | 1.0 |
14 | 總氰(mg/L) | 0.5 | 0.5 |
15 | 總汞(mg/L) | 0.05 | 0.05 |
16 | 總鎘(mg/L) | 0.1 | 0.1 |
17 | 總鉻(mg/L) | 1.5 | 1.5 |
18 | 六價鉻(mg/L) | 0.5 | 0.5 |
19 | 總砷(mg/L) | 0.5 | 0.5 |
20 | 總鉛(mg/L) | 1.0 | 1.0 |
21 | 總銀(mg/L) | 0.5 | 0.5 |
22 | 總A(Bq/L) | 1 | 1 |
23 | 總B(Bq/L) | 10 | 10 |
24 | 總余氯1)2)(mg/L) | 0.5 | - |
|
應考慮污水排放的排向及受納水體和環境功能對水質的要求
醫院污水處理的總工藝流程通常包括污水的預處理和污水的消毒兩大部分。污水的預處理通常采用一級處理和二級處理(生化處理)。我國絕大多數醫院污水處理都采用一級或二級處理,經過預處理后再進行消毒的污水一般均能達到國家環保部門和防疫部門對醫院污水處理的要求。
醫院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工藝簡述:
污水主要污染物是各種病菌和少量有機物。化糞池出來的污水經過格柵處理大的懸浮固體后流入調節池,在調節池內調節水量和水質,同時還進行厭氧水解,將部分大分子有機物降解微小分子有機酸;經水解后的水流進生物接觸氧化池進行生物處理,經生物處理后出水進入沉淀池,沉淀池的水通過水泵提升進入接觸消毒池,同時消毒劑與水泵聯動進行同步投加,zui后出水達標排放。采用“調節池—生化處理—沉淀池--二氧化氯消毒”作為主體處理工藝。該方法具有耐沖擊負荷能力強,處理效果穩定可靠、管理簡單、污泥產量少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