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鋼污水處理罐廠家
玻璃鋼污水處理罐廠家——設備說明
1、格 柵:
生產排放的污水經管網系統匯集后,經粗格柵后進入后續處理系統。粗格柵主要用來攔截污水中的大塊漂浮物,以保證后續處理構筑物的正常運行及有效減輕處理負荷,為系統的長期正常運行提供保證。
2、污水調節池:
用于調節水量和均勻水質,使污水能比較均勻進入后續處理單元。調節池內設置預曝氣系統,可提高整個系統的抗沖擊性,及減少污水在厭氧狀態下的惡臭味,同時可減少后續處理單元的設計規模,污水池內設置潛污泵,用以將污水提升送至后續處理單元。
3、缺氧池:
在缺氧池內設置彈性填料,用于攔截污水中的細小懸浮物,并去除一部分有機物。該缺氧池經回流后的硝化液在此得到反硝化脫氮,提高了污水中氨氮的去除率。經缺氧處理后的污水進入好氧生物處理池。
4、接觸氧化池:
原污水中大部分有機物在此得到降解和凈化,好氧菌以填料為載體,利用污水中的有機物為食料,將污水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無機鹽類,從而達到凈化目的。好氧菌的生存,必須有足夠的氧氣,即污水中有足夠的溶解氧,以達到生化處理的目的。好氧池空氣由風機提供,池內采用新型半軟性生物填料,該填料表面積比大,使用壽命長,易掛膜,耐腐蝕,池底采用微孔曝氣器,使溶解氧的轉移率高,同時有重量輕,不老化,不易堵塞,使用壽命長等優點。
接觸氧化池內的兩大配件:填料:本工藝采用新型立體彈性填料,層密集型生化填料,該填料具有比表面積大、使用壽命長、易掛膜、耐腐蝕等優點。同時該填料具有一定的剛度,能對污水中的氣泡作多層次的切割,使溶解氧效率增高,再則填料與填料之間不易結團,避免了氧化池的堵塞。 曝氣器:本工藝采用微孔曝氣器,其溶解氧轉移率比其它曝氣器高,zui大特點是不老化、重量輕、使用壽命長,同時具有耐腐蝕、不易堵塞等優點。
5、沉淀池:
污水經過生物接觸氧化池處理后出水自流進入二沉池,以進一步沉淀去除脫落的生物膜和部份有機及無機小顆粒,沉淀池是根據重力作用的原理,當含有懸浮物的污水從下往上流動時,由重力作用,將物質沉淀下來。經過二沉池沉淀后的出水更清澈透明。二沉池為豎流式沉淀池,采用污泥泵定期提泥氣提至污泥消化池內。經過沉淀后的處理水進入后續處理設備。
6、消毒池
污水經沉淀后,病毒及大腸桿菌指標仍末達到排放標準,為了消滅病毒及大腸桿菌,投加氯片消毒劑進行消毒處理,采用折板形式依靠自身重力,直接排放附近市政管道。
7、污泥消化池:
沉淀池所排放剩余污泥在池中進行好氧消化穩定處理,以減少污泥的體積和提高污泥的穩定性。好氧消化后的污泥量較少,定期由環衛部門抽泥車清除外運或進行污泥脫水處理外運。上清液采用上清液回流至調節池。
8、風機:
用于接觸氧化池供氣、調節池預曝氣及污泥消化池的好氧消化處理等。
有益效果:
工藝中設置的大容積的調節厭氧池,可以調節服務區近一天的污水量,從而 適應服務區污水水量、水質變化大的特點,減輕水量、水質沖擊負荷對后續處理 過程的影響。
工藝中的調節厭氧池是將調節池與厭氧池一體化布置,在調節池內設置厭氧 區段,占地面積小,可適應于服務區占地小的特點。
動態膜生物反應器中反應區、污泥區和清水區的一體化布置,特別適應于服 務區占地小的特點,在動態膜生物反應器中設置污泥區,為動態膜生物反應器與 調節厭氧池組合創造條件,在動態膜生物反應器中設置清水區,為動態膜生物反 應器與人工濕地組合創造條件。
調節厭氧池與動態膜生物反應器的組合,調節厭氧池內發生厭氧反應,動態 膜生物反應器內發生好氧反應,厭氧、好氧交替運行,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 氮、磷污染物,適應服務區污水中氮、磷濃度高的特點。
動態膜生物反應器與人工濕地的組合,充分利用動態膜生物反應器膜組件過 濾、攔截懸浮物的功能,形成生物處理與生態處理相結合的工藝。生物接觸氧化 法和A/O法的二沉池出水懸浮物(SS)濃度一般為30~你好mg/L,而動態膜生物 反應器的出水SS濃度一般為5~10mg/L。動態膜生物反應器作為人工濕地的前置 處理工序,既可以發揮動態膜生物反應器內膜組件具有過濾、攔截懸浮物的功 能,出水懸浮物低的特點,避免其他好氧處理裝置與人工濕地組合產生的人工濕 地易堵塞的缺點;還可以發揮動態膜生物反應器內膜組件提供了微生物生長載 體,反應器內活性污泥濃度高、生物處理效果好的特點,減小人工濕地的占地面 積,避免其他好氧處理裝置與人工濕地組合產生的人工濕地占地面積過大的缺 點。
動態膜生物反應器與人工濕地的組合,可以利用人工濕地中的基質吸附性能 和植物生長吸收性能,進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氮、磷污染物,對污水進行深度處 理。
在人工濕地的進水區和出水區添加多孔混凝土塊、高嶺土、膨潤土或凹凸棒 土顆粒等脫氮除磷功能填料,形成生態處理和化學處理相結合的工藝,適應服務 區污水磷酸鹽濃度高的特點,確保出水中磷酸鹽穩定達標排放。
攔污設施
本工程原水中固體雜質含量較高,為確保提升泵等設備正常工作和保證后續處理構筑物正常運行,擬在處理主體工藝的前段設置攔污設施。
其他處理技術
1 光催化技術
光催化處理技術的原理是通過光催化劑在光照下發生躍遷,產生電子?空穴對,其中電子能夠將電鍍廢水重金屬直接還原,而空穴可以將水氧化成羥基自由基,從而將難降解的有機物氧化為H2O、CO2。其中光催化劑主要包括 TiO2、ZnO、WO3、
SrTiO3、SnO2 和Fe2O3。光催化技術具有適用范圍廣、處理高效、產物降解*、無二次污染等特點。孫斌等[28]的研究是紫外光條件下,選取TiO2為催化劑對絡合銅廢水進行光催化反應,結.
2 重金屬捕集劑
在常溫環境下,廢水中的絕大部分重金屬離子與重金屬捕集劑都能產生強烈的螯合作用,生成的產物為高分子螯合鹽沉淀,通過固液分離就可以達到去除廢水中重金屬離子的目的。這種方式具有來源廣泛、無二次污染、反應效率較高和選擇性良好等優點,尤其適合于低重金屬含量的廢水。潘思文等[29]研究了三種市面出售的補集劑對實際電鍍廢水中的Cu2+、Zn2+、Ni2+的處理效果,結果發現三聚硫氰酸三鈉(TMT)適用于處理單一的含銅廢水;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鈉(Me2DTC)適用性較優,在
pH=9.7 時對3 種重金屬離子的去除效果佳,各種離子均能夠達到標準排放;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鈉(Et2DTC)對廢水中的
Ni2+處理效果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