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廠家
問題325:
1、關于污泥回流的問題,有些時候系統遇到沖擊,如水量增大,這時需要調大污泥回流量?如果調大了污泥回流量,那進水量不是相應的也增大了?應該怎么理解?2、關于污泥負荷的問題,公式上的V是指總的池子容積嗎?那平時我們所說的污泥負荷需要區分好氧池、缺氧池嗎?3、系統受沖擊導致脫氮(具體是硝化效果)變差,可以通過怎么調整來加快恢復呢?
答:
1、水量增大我的理解回流不需要開大,否則二沉池會加倍波動,導致沉淀不*,甚至污泥流出。
2、這里不考慮缺氧池。
3、主要還是盡快恢復利于硝化的參數,比如PH沖擊就是盡快調整PH,進水導致負荷高就要減低負荷或提高污泥濃度等
問題326:
污水廠處理能力2000噸/日,主要處理印染廢水,SBR系統已經培養了一個月了,培養初期加了2噸面粉,MLSS從500mg/L提到了3000mg/L,現在面粉已經停止投加了,MLSS下降到1000mg/L左右,SV30:10%,上清液稍渾濁。鏡檢發現有鐘蟲、嘀蟲屬、偶爾有輪蟲。進水COD:200mg/L,氨氮:20mg/L,TP:1mg/L,PH:7.2。每天進水量1000m3左右。剩余污泥沒有排過。請問下一階段該怎樣運行?
答:
印染廢水用SBR,還好你的進水污染物濃度不高。由于進水COD才200,所以,不需要控制過高的污泥濃度,按MLSS1000即可,但是,目前你沒有排泥,這個不行的,要逐漸排泥,否則無效成分過多,系統會出現出水帶顆粒。
問題327:
我們廠打算接種污泥,我這樣算你幫我看下,CASS工藝,日處理量前期5000t/天,CASS池主反應區,有效容積約1850立方米,那接種量算法:1.按MLSS=2000:1850*2/1000=5.7t污泥干重,含水量80%,5.7/1-0.8=28.5t?2.起初按食微比0.1來算:F/M=0.1;F=0.1*5.7=0.57調試初期設先注入污水1/2池子,按900立方米算,則F=900*BOD/2=0.57得BOD=630mg/L?3.是不是由得出的BOD值求出營養物質的量100:5:1,也就是調試初期要投加的量??答:要看看原水有沒有含氮磷,有的話需要扣除。4.欲使BOD達到630mg/L,打算投加葡萄糖,如何換算需要投加多少?5.CASS生物選擇區,污泥接種量是按容積的多少比例?
答:
1、可以這么算。不過你接種的污泥有效成分會低些,所以還可以取高點污泥投加。
2、初期控制食微比高了點,BOD有250足夠了。后續才慢慢提高負荷。
3、BOD高了點,投加葡萄糖太浪費了。如果廢水就可以保證BOD的話,就不要投加了。
4、沒有具體值,按你的系統,投加2、3噸即可。
問題328:
1、關于您說的氧化溝可以低負荷運行,而活性污泥負荷可以高一些,那么在設計的時候,同一種廢水,選擇不同的工藝,由于其污泥負荷的不同,那么確定的池容也會有很大的差異了?2、按您的說法,去除率高,選擇的負荷就要求低;去除率低,選擇的負荷就可以稍高一點,這個度該如何去掌握呢?
答:
1、單就生化來說,活性污泥法曝氣池容積會小于氧化溝容積的。但是氧化溝可以不設二沉池,而活性污泥法要設二沉池。
2、這個可能你理解有誤了,我說的是根據出水要求來定,比如要求你排放水執行1級標準,那么你的負荷要設計低些,否則負荷高了出水就不好保證達到1級標準了,反過來說,如果你是排放到市政管網,出水可能執行三級標準,那么你的負荷可以高些,因為出水要求不嚴格,所以負荷高些可以節約設備容量,也可以降低運行成本的。
如果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長時間放置不使用,我們需要怎么處理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下。
一、將排污口打開,將泥沙、鐵銹等雜質排除:
在再次使用前,我們需要先將排污口打開,將泥沙、鐵銹排除去,以免造成凈化設備堵塞,不出水或者出水有異味。
二、沖洗凈化設備
再次使用凈化設備,需要將凈化設備沖洗干凈,如果只有3天沒有使用,則沖洗3-5分鐘左右。如果超過10天甚至更長時間,則需要沖洗15分鐘以上,直到將里面殘留的水全部沖洗干凈,否則凈化設備的出水有可能會有異味。
三、關閉自來水進水
凈化設備如果長時間不用,請關閉自來水的進水閥。以避免因為水壓太大造成水脫落而引發水災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四、更換超濾膜
凈化設備3個月甚至更長時間不用會導致超濾膜干匾、孔徑收縮。凈化設備的出水會變小,超濾膜無法恢復,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將更換超濾膜。
五、有必要時更換濾芯
超長時間不使用凈化設備(比如6個個月甚至更長時間),會導致濾芯失去過濾功能,凈化設備失效的情況。那么我們首先要清洗凈化設備的濾芯,清洗完后測試是否有凈水效果,如果還是沒有則需要更換濾芯。
六、反沖洗凈化設備濾芯
超過一個月不使用凈化設備,凈化設備濾芯內部可能會滋生出更多的細菌以及霉菌,為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再次使用時建議將濾芯全部清洗一次。在順沖洗以后,如果水質還是不好且出水太小,我們可以對凈化設備進行反沖洗。
以上介紹就是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長時間放置的處理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問題329:
我們企業污水處理的工藝是厭氧+好氧,F/M應該再02~0.4之間正常,可是實際的運行情況達到0.5甚至更高,但是其他的指標還正常,這是為什么呢?
回答:
有機物負荷高的話,相對來講出水值會升高。根據公式可以知道,當有機污染物進水濃度一定時,如果污泥濃度偏低,則,F/M值會升高,當然,也有進水有機物濃度太高,污泥受溶解氧和池體大小限制而無法同比增長導致的F/M值偏高的情況。
問題330:
我們廠設計每天4萬噸,實際每天進水39000m3。單個氧化溝體積10000m3,兩條溝運行。出水DO在0.5mg/L左右。去年底污泥濃度5500左右,SV30=97%,二沉池時常跑泥。2月份濃度降到了3800mg/L左右,濃度降了二沉池沒跑泥了,但是沉降比還是95%,進水COD基本上是100mg/L多點,每天排含水率為79%的濕泥25噸。二沉池中間有污泥翻滾,出水堰處有比較多的細小污泥流出。鏡檢有兩只輪蟲、兩只楯線蟲和4只鐘蟲。請問為什么沉降比還是這么高?下一步該如何控制?
答:
1、顯微鏡下面有看到絲狀菌嗎,看你排泥前后還有那么高的SV30,估計是絲狀菌膨脹導致的。
2、通過降低MLSS是可以緩解二沉池出水帶泥的問題,畢竟進水量已到設計值。所以還是可以維持的,否則,水量再變大,恐怕降低MLSS也無法避免二沉池出水帶泥了。
問題331:
設計量COD2000mg/L,處理量2400噸/天,制糖廢水,工藝:調節-水解酸化-好氧-二沉池-清水池,目前進水量每天約400噸,進水COD極不穩定,調節池進水解酸化池COD超5000,水解酸化池處理效率可達45%以上,但現在COD降低到2000-3000mg/L,酸化池出水COD反而比進水還高,做了SV30,中間是清水,泥在上面和下面,請問,是什么原因呢?溫度和PH都正常。
答:
這個還是污泥粘性增加導致的,可以減低曝氣看看是否緩解。
問題332:
水解酸化池如果攪拌,使污泥懸浮,但那些水解池污泥流入好氧池,會不會對好氧池有所沖擊?目前好氧池污泥發黑,溶解氧才0.5mg/L左右,在降低曝氣的話,,就要掛掉了,現在就是調節池進水COD3000mg/L左右,水解酸化池出水都到3500了,上層還有浮泥,不知道如何解決?
答:
1、少量流入,且好氧系統一直正常排泥的話問題不大,只是流入多了,有些會隨著放流水出去,對SS和COD有些影響的。如果能耐受這些影響那就沒事。這個你和出水指標衡量下。
2、降低溶解氧是降低調節池,因為調節池溶解氧高的話,進入到了水解酸化池會對水解酸化有影響,缺氧狀態是水解池要有的狀態。而你說的好氧池溶解氧低的話可以加大曝氣的。這個和調節池降低曝氣不矛盾。
問題333:
早上看到生化池滿遲的黑色泡泡,疑惑問那邊的師傅,老師傅說只要進水水質一不好就會出現這種現象,請問下本質原因?為什么會這樣?
答:
應該還是你的污泥有效成分不高,污泥活性低,導致污泥隨曝氣積聚于液面,可看看生物相做輔助判斷。
大型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