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式二級生化污水處理設施工藝流程
地埋式二級生化污水處理設施工藝流程——簡介
該設備是集生物降解、污水沉降、氧化降解等工藝于一體的裝置,設備結構緊湊、占地少,可根據現場場地情況地埋或置于地面上,具有運行經濟,抗沖擊濃度能力強,處理效率高等優勢,并在餐具消毒企業中取得了良好運行效果。設備針對餐具消毒行業污水處理研發,采用生物工藝凈化水體,不產生二次污染源,處理水滿足國家排放標準,是餐具消毒行業污水處理的
技術方案:
一種一體化農村污水凈化槽,所述污水凈化槽包括依次連接的細格柵、缺氧槽、曝氣槽、MBR膜槽;
污水通過重力泵體與凈化槽內接管口直接連接進入細格柵,截留生活或養殖廢水中的垃圾;
缺氧槽內設置一套潛水攪拌機、穿孔曝氣處理裝置,潛水攪拌機、穿孔曝氣處理裝置控制槽內溶解氧的含量,同時調整MBR膜槽液位,使膜槽硝化液回流至缺氧槽,實現脫氮;
曝氣槽內設置微孔曝氣管,曝氣槽內好氧菌不斷降解污水中的污染物質;所述穿孔曝氣處理裝置、微孔曝氣管分別連接鼓風機;曝氣槽內設置提升泵,根據流量大小控制MBR膜槽的液位,使污泥回流至缺氧槽;
MBR膜槽內設置浸沒式MBR膜裝置,提高槽內活性污泥濃度,所述浸沒式MBR 膜裝置連接第二鼓風機;MBR膜槽的輸出管路依次設置壓力表、抽吸泵、流量計;膜槽好氧硝化產生硝態氮回流至缺氧槽與原污水混合,又為缺氧槽反硝化提供充足的碳源,使反硝化反應能夠在缺氧槽中得以進行,反硝化出水又在后續好氧槽中進行有機物的進一步降解和硝化。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凈化槽設有控制箱,細格柵、缺氧槽、曝氣槽、MBR膜槽分別連接控制箱。
工藝選擇
由于生活污水可生化性較好,所以生活污水處理工藝當前以二級生化處理為主,即預處理和生化處理相結合的處理方法。預處理一般為物理法,主要處理單元有格柵、沉砂池、隔油池等;生化處理的方法較多,主要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穩定塘和土地處理等。 本方案所涉及的工程內容,對工藝有如下的要求:首先要求技術*成熟,運行穩定,自動化程度高,其次要求處理系統采用整體地埋式。 依據我公司以往對生活污水處理的成功經驗,我們認為采用物理法與A/O法相結合的工藝較為合理。這種工藝不僅對有機污染有很高的去除率,而且還有很好的脫氮功能。選擇該工藝的處理水*可以達到或優于用戶提出的排放標準。
產品特點
1)結構*:采用*的整體預裝式微絮凝反應系統,既有效保證反應系統,有無需其他運動部件,安裝及維修簡便
2)過濾精度高:水中懸浮物的去除率可達98%,經良好混凝處理的天然水,其原水濁度不超過300NTU,過濾出水可達到出水濁度≤1NTU
3)過濾速度快:保證同樣出水濁度情況,過濾濾速9~10m/h
4)截污容量大:可以達到15Kg/m3
5)虹吸反沖系統*:虹吸反沖系統采用多格反沖技術,并結合虹吸反沖自動控制系統,提高反沖洗效果。
6)占地面積小:同等處理規模設備,占地面積是常規設備的1/2。
操作規程
1、 操作使用人員在啟動和使用該設備前,必須仔細閱讀各個裝置的操作使用說明書,并嚴格按照說明書的規定要求進行各個單元設備的操作、使用、保養。
2、開機前,對過濾器、泵、減速器、管線、閥門以及其他設備進行認真檢查,做好轉軸及密封部件的潤滑保養,排除一切不安全因數。
3、開機前,給自控自吸泵罐滿水(液下上水泵檢查池內液下浸沒高度),并仔細檢查攪拌器和刮渣機的減速機中是否按要求加好油。在確認減速機部缺油的情況下才可以啟動攪拌器和刮渣機。
4、 先關好設備上的所有閥門,給破穩劑藥罐中加滿酸堿溶液(酸堿溶液與破穩劑共用一個罐),同時將其他藥品按比例配好并加好水,再啟動所有藥品罐上的攪拌機。 將酸堿溶液泵入污水池中并進行攪拌。待污水的PH值達到6~9時即停止投加酸堿溶液,并在清罐后給此罐裝配好破穩劑。
5、打開閥門1~8,啟動污水提升泵、啟動破穩劑和復合聚結劑輸送泵,啟動空壓機。
6、當氣浮室中的水面距排渣槽上沿有5-10cm時,啟動刮渣機。
7、打開水位調節閥門,打開復合速沉劑輸送泵的進出口閥門9#-10#,啟動復合速沉劑的輸送泵。
8、隨時觀察氣浮室中的水面高度,合理調節水位調節閘板的高度,使氣浮罐中的水面保持在低于排渣槽上沿2-3cm的水平(以刮渣機能很好地刮渣且水不外溢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