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生活廢水處理裝置
污水經格柵進入調節池后經提升泵進入生物反應器,通過PLC控制器開啟曝氣機充氧,生物反應器出水經循環泵進入膜分離處理單元,濃水返回調節池,膜分離的水經過快速混合法氯化消毒(次氯酸鈉、漂bai粉、氯片)后,進入中水貯水池池。反沖洗泵利用清洗池中處理水對膜處理設備進行反沖洗,反沖污水返回調節池。通過生物反應器內的水位控制提升泵的啟閉。膜單元的過濾操作與反沖洗操作可自動或手動控制。當膜單元需要化學清洗操作時,關閉進水閥和污水循環閥,打開藥洗閥和藥劑循環閥,啟動藥液循環泵,進行化學清洗操作。
小型生活廢水處理裝置特點
1. 結構緊湊,占地面積小,可埋入地下,設備上部栽種花草或建設小型建筑物;
2. 對周圍環境無影響,污泥產出量少,噪音小;
3. 工藝新、效果好、使用壽命長;
4. 各單元組成齊全,操作效率高;
5. 處理核心與輔助相結合,出水水質穩定;
6. 采用重力流,節省能源;
7. 操作簡便,維修方便;
8. 全自動智能化控制、無需專人值守,GPRS遠程監控;
9. 設備可按標準制造、也可根據用戶的需要特殊設計布置;
10. 該設備以高效生化處理為核心,集生化處理、沉淀、過濾、消毒等單元處理為一體,處理水質穩定性好。
(1)水解酸化池COD平均去除率為57.62%,BOD5去除率為51.64%,SS去除率為85.9%,氨氮去除率為32.13%,總磷去除率為62.01%,B/C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降低后續工藝的能耗,同時對污泥還有一定的水解作用,因此能達到良好的強化預處理作用。
(2)水解酸化池有較高的穩定性,抗沖擊負荷能力強,保證后續工藝的穩定性。而且運行成本低,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
(3)水解酸化池對氨氮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平均在32.13%,可能存在厭氧氨氧化的現象,但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分析。
(4)在工程放大問題上,水解酸化池如何提供良好的布水方式以及排泥方式,還需要進一步的工程驗證和模擬試驗研究。水力停留時間對水解酸化池的影響明顯,需進一步的對水解酸化池的水力停留時間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以期確定佳的水力停留時間。
膜污染
1.膜污染形成原因
膜污染是指反應器在運行過程中由于廢水中的微小顆粒、膠體或大分子溶質在膜表面發生物理化學等相互作用而造成的膜孔堵塞現象。污染的類型主要表現為孔口堵塞、孔內沉積、和表面污染(污泥層形成)以及各種污染形式的組合。膜污染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1)短期污染,短時間內由于濃差極化、凝膠層的形成使膜通量急劇下降,其為可逆污染,通過反洗,可以迅速去除恢復。
(2)長期污染,廢水中的微小顆粒與膜表面發生的長期作用而產生的膜污染現象,其為不可逆污染,可以通過化學藥劑清洗方法恢復。
(3)不可逆膜污染,由于反應器的長期運行而產生的不能被去除的污染。
2.膜污染影響因素
(1)膜本身的性質
影響膜污染的因素主要包括膜材質、膜孔徑、膜的親水性、膜表面粗糙度、電荷性質和密度等。膜組件根據膜材料的不同主要分為無機膜和有機膜,其中應用于膜生物反應器中的膜主要是無機膜,較有機膜而言使用壽命較長,不易形成膜污染現象。膜的孔徑大小及分布對膜污染也有一定的影響,溶液性質不同、顆粒大小分布不同,需采用不同孔徑的膜材料。與較大孔徑的膜相比,小孔徑膜更容易截留溶液中的污染物,因此而產生沉積層,增加膜阻力,加重膜污染現象。膜材料的憎水性對膜污染也會產生影響。
(2)混合液性質
膜生物反應器中的膜污染主要來自混合液中的物質。研究表明懸浮固體濃度(MLSS)直接影響混合液粘度,粘度升高,過濾性能隨之下降,若流速較小或曝氣強度無法沖刷附著在膜表面的物質,則容易產生污染層。溶液中顆粒大小及分布對膜污染現象的產生也有較大的影響,一般顆粒粒徑越小,則容易在表面沉積,形成的沉積層也越致密,膜污染越嚴重。除此之外,曝氣量、機械攪拌速度及膜表面錯流速度都會影響膜污染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