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m3/d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
我們的設備采用的水處理工藝,技術、經濟合理,安全可靠的特點,根據您處理的污水跟現場的情況我們會專門為您設計方案,大大小小的污水設備價格便宜,*選購。
絮凝體的形成與凝聚沉淀
污水中有機物通過生物降解,一部分氧化分解形成二氧化碳和水,一部分合成細胞物質成為菌體,如果形成菌體的有機物不從污水中分離出去,這樣的凈化不能算結束,為了使菌體從水中分離出來,現多使用重力沉淀法,如果每個菌體都處于松散狀態,由于其大小與膠體顆粒大體相同,那么將保持穩定懸浮狀態,沉淀分離是不可能的,為此,必須使菌體凝聚成為易于沉淀的絮凝體。
易于形成絮凝體的細菌有動膠菌屬、產堿桿菌、無色桿菌、黃桿菌、假單孢菌等,但無論哪一種細菌又都是在一定條件下才能夠凝聚的。
1000m3/d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
活性污泥的評價指標
評價活性污泥,除對活性污泥微生物組成的生物相進行觀察外,還使用以下指標。
(1)混合液懸浮固體(MLSS)
混合液懸浮固體是指曝氣池中污水和活性污泥混合后的混合懸浮固體數量,單位為mg/L,也稱混合液污泥濃度,它是計量曝氣池中活性污泥數量多少的指標,活性污泥法中,MLSS一般為2-4g/L。
(2)混合液揮發性懸浮固體(MLVSS)
混合液揮發性懸浮固體是指混合液懸浮固體中有機物的重量,單位mg/L,在一般情況下,MLVSS/MLSS的比值較固定,對于生活污水,常在0.75左右,對于工業廢水,其比值視水質不同而異。
(3)污泥沉降比(SV%)
污泥沉降比是指曝氣池混合液在100ml量筒中,靜置沉淀30min后,沉淀污泥與混合液之體積比(%),由于正常的活性污泥在靜沉30min后,一般可以接近它的大密度,故污泥沉降比可以反映曝氣池正常運行時的污泥量,可用于控制剩余污泥的排放,它還能及時反映出污泥膨脹等異常情況,便于及早查明原因,采取措施,污泥沉降比測定比較簡單,并能說明一定問題,因此它成為評定活性污泥的重要指標之一。
電滲析技術的各種應用
1中高溫電滲析工藝
電滲析器進水溫度對脫鹽率的影響很大。隨溫度升高,水的黏性下降,從而水中離子的擴散加快,膜及溶液的電導率上升,有利于離子遷移和透過離子交換膜,從而提高電流密度,降低處理費用,增加脫鹽率。但溫度的升高上限還要由電滲析器的耐受程度決定,當溫度升至40-50℃時,陰離子交換膜易分解,聚氯乙烯隔板也易變形。此外,水溫低于5℃時,電滲析脫鹽率明顯下降,且接近損壞離子交換膜的溫度。所以電滲析器溫度一般控制在5-40℃的中高溫范圍內。
2倒極電滲析(EDR)工藝
EDR工藝是我國根據ED原理于1982年研制成功的一種新工藝,它每隔一定時間(一般為15-20min),倒換正負電極極性(頻繁倒極),這樣能自動清洗離子交換膜和電極表面的污垢,確保淡水的水質水量、離子交換膜穩定運行和濃水排放量少,
EDR系統是由電滲析本體、整流器及自動倒極系統三部分組成,其倒極操作程序如下:
1.轉換直流電源電極的極性,使濃、淡室互換,離子流動反向進行;
2.轉換進出水閥門,使濃、淡室的供排水系統互換;
3.極性轉換后持續1-2min,將不合格淡水歸入濃水系統,然后濃、淡水各行其路,恢復正常運行
過濾器加工和驗收工序的注意事項
(1)要求出水槽與濾板的平行允差不大于2mm。
(2)濾板的水平度及不平度均小于±1.5mm。濾板的結構,采用整體加工優。當筒體直徑較大時,或受原材料、運輸等方面制約時,也可采用兩瓣拼接成形。
(3)對濾板和筒體各接合部位的合理處理,對空氣反洗環節尤為重要。
①為消除因濾板加工和筒體卷制等方面誤差造成的濾板和筒體的徑向間隙,一般采用圓弧環板逐段焊接。接觸部位必需采用滿焊。
②中心管道和濾板的徑向間隙處理方法同上。
備注:上述措施,確保了過濾和反洗只能通過濾帽或排管間隙連通。同時,也就保證了反洗和過濾通道的分布均勻性。
)濾板上加工的通孔,徑向誤差為±1.5mm。濾帽導桿和濾板通孔之間配合尺寸的增大,不利于濾帽的安裝或固定。通孔的加工必須采用機械設備。
()濾帽的材質,尼龍佳,ABS次之。因上部添加的濾料,對濾帽的擠壓負荷極大,要求強度要高,以避免變形。濾帽與濾板的接觸面(上、下表面)需加彈性橡膠墊。
多介質過濾器(濾床),既采用兩種以上的介質作為濾層的介質過濾器,在工業循環水處理系統中,用以去除污水中雜質、吸附油等,使水質符合循環使用的要求。過濾的作用,主要是去除水中的懸浮或膠態雜質,特別是能有效地去除沉淀技術不能去除的微小粒子和細菌等,BODs和COD等也有某種程度的去除效果。
性能參數如下表所示:過濾器構成
多介質過濾器主要由過濾器體、配套管線和閥門構成。
其中過濾器體主要包括以下組件:簡體;布水組件;支撐組件;反洗氣管;濾料;排氣閥(外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