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污水處理設備的工藝流程
養殖污水處理設備的工藝流程:
1.總體思路采用成熟可靠的A/O生物接觸氧化法為處理工藝,同時輔以格柵攔截、沉淀池澄清、消毒劑消毒、組合式深度處理等物化處理手段;
2.工藝流程簡捷、工程造價低、運行經濟、便于管理。
3.通過格柵攔截,對福州污水處理進行預處理,目的是初步降低無機顆粒物質的含量,提高污水的同一性和可生化性;接著通過厭氧4.酸化池的水自流進入好氧曝氣池,生化池內設有中空纖維填料,具有良好的彈性、耐腐蝕性,同時適宜微生物掛膜需要。生化池根
5.生產廢水經過機械格柵機(可選項,該設備根據需要另設)除去較大漂浮物和懸浮物進入調節池,調節池泵送初沉池,初沉池自流入水解酸化池,使大分子有機物分解為小分子有機物,不溶性有機物轉化為可溶性有機物,在進入好氧池時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提高氧的效率。
6.污水在沉淀池完成泥水分離,出水進入清水池,污泥則進入污泥池,一部分污泥可根據需要回流至酸化池或好氧池,也可用泵抽出。
7.全部設備僅僅一個集裝箱大小,每小時處理量為5噸,日處理能力在50至200噸左右,每噸水的處理成本僅僅為0.6元。
工藝結構特點: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相比常規的中水回用設備,差別主要在處理的集約化上。有如膜生物反應器就是將二沉池等到生化池中,一次性處理達到多步處理的效果的,也有將多個設備制作安裝在一起,節約設備放置空間等的。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適宜住宅小區、療養院、辦公樓、商場、賓館、飯店、、學校、、 水產加工廠、牲蓄加工廠、乳品加工廠等生活污水和與之類似的工業有機廢水,如紡織、啤酒、造紙、制革、食品、化工等行業的有機污水處理,主要目的是將生活污水和與之相類似的工業有機廢水處理后達到回用水質要求,使廢水處理后資源化利用。
一體化中水處理設備采用膜生物反應器技術是生物處理技術與膜分離技術相結合的一種新工藝,取代了工藝中的二沉池,它可以地進行固液分離,直接使用的中水。又可在生物池內維持高濃度的微生物量,工藝剩余污泥少,極有效地去除氨氮,懸浮物和濁度接近于零,中和被大幅度去除,能耗低,面積小。70年代在美國、、南非和歐洲許多就已開始將膜生物反應器用于污水和廢水處理的研究工作。目前有1000余座MBR在運轉。其水源取自生活污水(如淋浴排水、盥洗排水、洗衣排水、廚房排水、廁所排水等〕和冷卻水。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簡介:
由于小城鎮居住點分散,污水源分布點多量少,城鎮級污水廠的規模多低于10000噸/日。國內大中型城市污水處理廠經常采用的污水處理工藝有活性污泥法、A2/O、R、氧化溝等,如果以這些技術建設小城鎮污水處理廠會造成由于居高不下的運行費用,無法運行。必須針對小城鎮的特點采用投資省,運行費用低,技術可靠,操作與相對簡單的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