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工藝:
1、傳染病醫院必須采用二級處理,并需進行預消毒處理。
2、處理出水排入自然水體的縣及縣以上醫院必須采用二級處理。
3、處理出水排入城市下水道
二級處理基本工藝流程:醫院污水→化糞池 → 集水池 → 生化曝氣池 → 沉淀池 → 消毒接觸池 →排入市政
其中污水排放的水質的設計參數可以按一般生活污水水質進行設計,污水處理系統一般包含初沉池、接觸氧化池、二沉池、消毒池、消毒裝置、污泥池、風機房等,既可建于地面,也可以深埋地下。
醫療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工藝:
工藝設計難點及措施:
1.化糞池優化設計:污水中含有糞便、泥沙、紙巾等各種有機物或無機物。化糞池的作用就是阻截、沉淀這些物質,而后定期清掏。目前化糞池已廣泛應用于醫院污水消毒前的預處理。為改善化糞池出水水質,提高消毒效果,生活廢水和醫療洗滌水應經篩網攔截雜物。用作醫院污水消毒處理的化糞池要比用于一般的生活污水處理的化糞池有效容積大2~3倍。一般規定,化糞池的容積按污水在池內停留時間不小于36小時計算。
2.格柵設計:格柵是攔截大顆粒的懸浮物質和切碎凝聚的軟體物質,如紙屑、破布和食物殘渣等等。為了防止水泵和管道阻塞,必須在污水處理系統和水泵前宜設置格柵,格柵井與調節池可采用合建的方式。
3.集水池設計:水池的功能是調解處理水量和水質的不均勻性。據調查,醫院的高峰負荷出現時,污水zui高污染濃度往往同時出現,因此設置集水池可降低處理設備的容量和電耗。醫院污水處理應按有效容積按日處理水量的30~40%計算設置集水池作為連續運行需要。間歇運行時,有效容積按工藝運行周期計算。
4.生化曝氣池:除在集水池進行預曝氣,外采用生化曝氣池設計,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動過程將污水中的有機物轉化為簡單的無機物形式是醫院污水處理的zui重要方式。生化處理措施按照供氧情況可以分為3種:好氧生物處理、厭氧生物處理及兼氧生物處理。醫院污水處理中,常用的是好氧生物處理方法,不斷向混合液進行人工曝氣,供給微生物所必需的氧,并對混合液起攪拌、混合作用,使活性污泥處于懸浮狀態,防止沉降,并使氧和混合液充分接觸,從而促進有機物的降解。
5.沉淀池設計:沉淀池是使污水中的懸浮物、固體殘渣沉淀并使沉淀物清除出去的主要設施,沉淀可分為原水中不加混凝劑的自然沉淀和加混凝劑沉淀兩種,目前醫院污水處理應用的大都為自然沉淀。沉淀lv的實際采用應根據處理站建筑高度、處理水量、占地面積及與其他構筑物的關系等因素綜合確定。一般來說,污水處理量小于20m3/h時,沉淀池宜設備化,池型宜為豎流式或斜板沉淀池。污水處理量大于20m3/h時,沉淀池宜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池型宜為豎流式或平流式沉淀池。
6.消毒接觸池設計:消毒接觸池的主要作用是投加消毒劑后,使污水與消毒劑充分混合接觸,保證需要的消毒時間,達到消毒效果。醫院污水消毒是醫院污水處理的重要工藝過程,常用的消毒工藝有氯消毒(如lv氣、二氧化氯、次氯酸鈉)、氧化劑消毒(如臭氧、過氧乙酸)、輻射消毒(如紫外線、γ射線)。
常用的氯消毒接觸池有如下要求:消毒接觸池的容積應考慮zui大小時水量、接觸時間和污泥沉積等因素。傳染病醫院污水接觸時間不宜小于1.5h,綜合醫院污水接觸時間不宜小于1.0h。當處理流程為重力自排式時,污水量應按zui大小時污水量計算,當采用污水泵提升時,污水量應按水泵實際小時排水量計算。連續式消毒的接觸池有效容積為污水部分容積和污泥部分容積之和。間歇式消毒式,接觸池的總有效容積應根據工作班次、消毒周期確定,一般宜為調節池容積的1/2。接觸消毒池一般分為兩格,每格容積為總容積的一半。接觸池的水流槽寬度和高度比不宜大于1:1.2,長度和寬度比不宜小于20:1。接觸池出口應設取樣口。
7.通風設備設計:風機房設在消毒池的上方,風機房進口采用雙層隔音,進風口有消聲器、風機過濾器,因此運行時基本無噪聲。一般采用二臺風機,能自動交替運行,單臺風機運行壽命30000小時左右。當污水斷流時,風機能自動間歇運行,以保護生物膜的正常生長。風機的控制柜應有過流、缺相、過壓等故障情況的自動保護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