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式一體化污水凈化處理裝置
地埋式一體化污水凈化處理裝置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兩側設置有進水口和出水口,污水從進水口進入殼體后依次經過折流調節區、多層過濾系統、間歇區、兼性厭氧沉淀區、緩沖區、好氧區、二沉區、出水池,后從出水口流出,所述多層過濾系統按照自上而下的順序依次包括固體顆粒過濾層、有機物過濾層、卵石層,所述好氧區內懸掛有好氧區填料,所述好氧區底部設置有微動力曝氣系統。本發明實現對農村生活污水的一體化處理,處理效果好,能夠*的將生活污水中的有毒有害及凝聚物處理掉,進而提高了生活污水的回收再利用效率,節約了水資源,且降低了經濟投資成本,適宜推廣使用,具有較好的安全性能,滿足了實際使用要求。
凈化效果
通過一體化的污水處理裝置設計,經過處理后的污水能夠直接投入使用,與任何一個單污水排放端口直接連接,有效實現對農村生活污水的一體化處理,處理效果好,通過多級處理區和多層凈化系統能夠*的將生活污水中的有毒有害及凝聚物處理掉,進而提高了生活污水的回收再利用效率,節約了水資源,且降低了經濟投資成本,同時在設備上預留檢修口,方便設備保養檢修,解決了維修不便的問題,適宜推廣使用,具有較好的安全性能,滿足了實際使用要求。
污水由污水管網收集,經格柵進入調節池,格柵截留污水中的懸浮物和漂浮物,調節池中污水由提升泵提升至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污水處理裝置集缺氧池、好氧生物接觸氧化、沉淀池、殺菌消毒為一體的集成污水處理裝置。(具體流程根據實際情況而定,構筑物組成會有所不同,這里只講述典型工藝流程)
(1)格柵處理
本工藝設置粗、細格柵各一道,以去除污水中的軟性纖維物及大顆粒雜質,以防堵塞水泵、閥門、管道,確保處理設備的正常運行。在調節池進口設置1臺固定格柵,格柵間隙為5mm,主要攔截大顆粒固體物及塑料袋之類物,防止進入調節池,以減輕有機物負荷和防止堵塞污水泵,其固定格柵機架材質為SS304不銹鋼。粗細格柵采用手動式,人工除渣,一般一星期一次。污水經粗、細格柵處理后接入調節池。
(2)調節池
經格柵后污水進入調節曝氣池,由于時間不同,各時水量、水質不均勻,為保證后續設備的連續運行,因此設計一綜合調節池來貯存污水和均勻水質。本調節池由于容量大,污水在內流速緩慢,原懸浮在水中的微細顆粒容易沉淀在池底,使調節池於塞,污泥發酵,散發臭氣,影響周圍環境,為防止此類現象的發生,池中設置予曝氣措施,主要起到時以下主要功能:A、避免污水中懸浮物的沉降;B、對廢水充氧,防止H2S等有氣體的產生和積累。調節池設立緊急外排口一處,污水提升泵2臺(一用一備,自動切換),污水泵液位控制器2套,檢修爬梯等基本配套設施。調節池的污水泵將污水提升入污水生化處理系統,該系統有缺氧(厭氧)池,接觸氧化池,沉淀池,消毒池,污泥池等組成。
(3)缺氧池(厭氧池)
該池主要目的有二個:
A、進水循環回流泥水混合進行缺氧脫氮反應。污水在厭氧微生物的作用下,將污水中的有機氮分解為氨氮,同時采用有機碳源為電子供體,使亞硝酸氮、硝酸氮轉化為氮氣,并利用部分有機物和氨氮合成新的細胞物質。
B、將污水中懸浮顆粒雜質分解為溶解性有機質,將大分子有機物分解為小分子有機物,本工藝中水解池采用的升流式上向流、底部有層較厚的污泥床區,污水從水解池底部進入,通過底部污泥床時,其中的微生物將大量的顆粒物質和膠體物質及有機物迅速截留并吸附,這是一個物理過程的快速反應,一般只須幾秒鐘到幾十秒鐘即可完成。截留下來的物質吸附在水解污泥的表面,慢慢地被分解代謝,其在系統內的停留時間要遠遠長于污水水力停留時間,因此厭氧池具有*的有機物去除能力。
為了增強厭氧池的作用,在水解池內裝設了立體彈性式填料,填料上有豐富的水解細菌,其具有硬性、軟性、半軟性的優點。該填料與硬性蜂窩填料相比,孔徑可變性大,不堵塞;與軟性填料相比,材質壽命長,不粘連結團;與半軟填料相比,比表面積大、掛膜迅速。
設備使用說明
1、設備開機前,查看設備各處的接線是否正確,如果發現異常要及時改正,確保安全;
2、查看設備的地腳螺絲是否松動;
3、查看水泵滾動是否靈敏,發現異常,及時排除;
4、查看各個閥門是否完好無缺;
5、查看曝氣管道是否都處于同一平面;
6、檢查屠宰污水處理設備的過濾器管道銜接是否正確,自吸泵銜接沒有錯誤,各個閥門銜接良好;
7、查看加藥設備安裝銜接是否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