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式城鎮污水一體化處理裝置
分散式城鎮污水一體化處理系統,其解決了現有城鎮污水處理占地面積大、成本高和出水品質低的技術問題,其按污水處理順序依次設有調節池、兼氧池、好氧池和控制間,好氧池內設有MBR膜組件,MBR膜組件設有箱體,箱體設有出水管、膜堆和曝氣管,出水管上設有第1分管,第1分管上設有第二分管;膜堆由若干個膜單元組成,膜單元與第二分管相連,曝氣管設于膜堆的下方,本實用新型可廣泛用于污水的處理。
分散式城鎮污水一體化處理裝置具有占地小(可地埋),自動化程度高,成本低,出水質量高等優點。MBR所使用的膜袋式柔性平板膜設計,免去了傳統平板膜中間厚重的ABS支撐板,直接通過柔性格網來作為支撐,同時也起到做為濾出水流道的作用,大大降低膜組件的成本,提高單位體積的裝填量,節省空間。膜片的高效截留作用,使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去除率達到90%以上,將污水一步到位地處理成高品質的再生水,實現水力停留時間和污泥的*分離,達到污水處理和回用的同步。使用本實用新型的產品排出的污水經深度處理后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中的一級標準。
調節處理的類型
調節處理一般按其主要調節功能分為水量調節和水質調節兩類。
1)水量調節
水量調節比較簡單,一般只需設置一簡單的水池,保持必要的調節池容積并使出水均勻即可。
污水處理中單純的水量調節有兩種方式:一種為線內調節,進水一般采用重力流,出水用泵提升,池中高水位不高于進水管的設計水位,低水位為死水位,有效水深一般為2~3m。另一種為線外調節,調節池設在旁路上,當污水流量過高時,多余污水用泵打入調節池,當流量低于設計流量時,再從調節池回流至集水井,并送去后續處理。
線外調節與線內調節相比,其調節池不受進水管高度限制,施工和排泥較方便,但被調節水量需要兩次提升,消耗動力大。一般都設計成線內調節。
2)水質調節
水質調節的任務是對不同時間或不同來源的污水進行混合,使流出的水質比較均勻,以避免后續處理設施承受過大的沖擊負荷。水質調節的基本方法有兩類。
1.外加動力調節
外加動力就是在調節池內,采用外加葉輪攪拌、鼓風空氣攪拌、水泵循環等設備對水質進行強制調節,它的設備比較簡單,運行效果好,但運行費用高。
2.差流方式調節
采用差流方式進行強制調節,使不同時間和不同濃度的污水進行水質自身水力混合,這種方式基本上沒有運行費用,但設備較復雜。
① 對角線調節池
對角線調節池是常用的差流方式調節池的類型很多。對角線調節池的特點是出水槽沿對角線方向設置,污水由左右兩側進入池內,經不同的時間流到出水槽,從而使先后過來的、不同濃度的廢水混合,達到自動調節均和的目的。
為了防止污水在池內短路,可以在池內設置若干縱向隔板。污水中的懸浮物會在池內沉淀,對于小型調節池,可考慮設置沉渣斗,通過排渣管定期將污泥排出池外;如果調節池的容積很大,需要設置的沉渣斗過多,這樣管理太麻煩,可考慮將調節池做成平底,用壓縮空氣攪拌,以防止沉淀,空氣用量為1.5~3m3/(m2·h) 調節池的有效水深采取1.5~2m, 縱向隔板間距為1~1.5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