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區鵝卵石
關于雨花石的美麗傳說
加之文人墨客時以詩詞歌賦竭盡文情渲染之能事,客觀上提高了雨花臺的度,帶動了雨花石賞玩活動的深入。
因此說,南宋紹興年間“后東坡無幾時”(張輪遠語)的杜綰著就《云林石譜》,涉及六合及同類石8 種之多,從而確立了雨花石在觀賞石中的歷史地位,當屬應運而生,是我國石*的一大幸事。正如《萬石齋靈巖大理石譜》云:“若杜季陽(即杜綰)者,稱之為癖靈巖石之di一人,誰曰不宜。惟靈巖石者,石中之尤物也。于宋代始著于世……茲遇季陽,當為我石慶矣”。
宋囚元使成就《江石子記》
通州區鵝卵石
公元一二六零年,為南宋景定元年,亦元代中統元年。前者雖仍據江南一隅,但大勢已去,岌岌可危,不足道矣;而后者始盛,世祖登ji,欲遍告天下,遣翰林侍講學士郝經出使南宋,卻被扣而囚于真州(今儀征市)長達十五年之久。于是見識雨花石遂嗜之且為之作《江石子記》。此記幾近千言,是一篇詳實記敘雨花石的專文。后人所概括的質、色、形、紋在此已初見端倪。有意思的是,由于作者的背景特別,難免夾記夾議。開頭言其“在儀真與山川百物隔絕”,至文章后部則由推測雨花石的形成演變、宇宙幻化、世事更迭,而至身陷囹圄,壯志難酬的無奈。故眼下只能將雨花石“姑汲新泉恣為濺弄,坐視諸山之為石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