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小型醫院污水處理設備工程案例??????-山東全偉環保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
1、去除有機物效率很高,有的還能脫氮、除磷或既脫氮又除磷,而且處理設施十分簡單,管理非常方便,是目前上*的高效、簡化的污水處理工藝,也是世界各國中小型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優選工藝。
2、在10×10^4 m3/d規模以下,氧化溝和SBR法的基建費用明顯低于常規活性污泥法、A/O和A2/O法;對于規模為(5~10)×10^4 m3/d的污水廠,氧化溝與SBR法的基建費用通常要低10%~15%。規模越小,兩者差距越大,這對缺少資金建污水廠的中小城市很有吸引力。
即使在10×10^4 m3/d規模以下,氧化溝和SBR法的電耗和年運營費用仍高于常規活性污泥法,但如果與基建費用一起來比較,基建費加上20年的運營費總計還是比常規活性污泥法低些。規模越小,低得越多,規模越大,差距越小,當規模為10×104 m3/d時,兩類工藝的總費用大致相當。因此,對于中小型污水廠采用氧化溝與SBR法在經濟上是有利的。
3、氧化溝與SBR工藝通常都不設初沉池和污泥消化池,整個處理單元比常規活性污泥法少50%以上,操作管理大大簡化,這對于技術力量相對較弱、管理水平相對較低的中小型污水處理廠很合適。
4、氧化溝和SBR工藝的設備基本上實現了國產化,在質量上能滿足工藝要求,價格比國外設備便宜好幾倍,而且也省去了申請外匯進口設備的種種麻煩。
5、氧化溝和SBR工藝的抗沖擊負荷能力比常規活性污泥法好得多,這對于水質、水量變化劇烈的中小型污水廠很有利。
新余小型醫院污水處理設備工程案例??-山東濰坊全偉環保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
化學浸泡清洗
1、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為了減少工作強度,能實現整個膜組件的清洗,這就要求做好膜組件的出池入池定位,水管及氣管要做方便拆卸的活連接(氣管如果不與膜組件做在一起則氣管不用考慮),而且這個活連接要經久耐用,個人建議用優質法蘭連接或者采用著名的雙由令球閥連接,膜組件的起落配套行車,能有效減輕勞動強度,行車貼牌500kg(實際可以做到1t的起重量);
2、化學浸泡槽要做3個,大小要膜組件放進去綽綽有余,高度在淹沒膜絲之后再留500mm超高,每個浸泡槽要做好穿孔曝氣管道及其保護平臺;浸泡槽總深度=池底平臺高度+膜組件底部到上層膜絲的高度+500mm超高
3、3個浸泡槽邊上要設置2個儲液桶,其容量要大于浸泡槽的有效容積,用來將清洗藥液重復利用;
4、每個浸泡槽要配套1臺塑料排污泵,用來將藥液從浸泡槽中移送到儲液桶或排放;
5、要考慮洗過之后的廢液的處理方式,NaOH可以當作藥劑加入到系統中,NaCLO經過澄清處理直接排放或儲存回用即可,檸檬酸可以慢慢投加到生化處理系統中;
6、每個浸泡槽的攪拌空氣量按照劇烈攪拌來設計,并安裝有調節閥;
7、浸泡槽要設有自來水加入管道,管道要粗,避免在自來水注水上浪費時間,注滿時間以10min為宜,參考數據,在自來水壓力2~3公斤時,DN50的自來水管流量約18~22m3/hr。
曝氣的原理
曝氣是使空氣與水強烈接觸的一種手段,其目的在于將空氣中的氧溶解于水中,或者將水中不需要的氣體和揮發性物質放逐到空氣中。換言之,它是促進氣體與液體之間物質交換的一種手段。它還有其他一些重要作用,如混合和攪拌。
空氣中的氧通過曝氣傳遞到水中,氧由氣相向液相進行傳質轉移,這種傳質擴散的理論,目前應用較多的是劉易斯和惠特曼提出的雙膜理論。
雙膜理論認為,在“氣-水”界面上存在著氣膜和液膜,氣膜外和液膜外有空氣和液體流動,屬紊流狀態;氣膜和液膜間屬層流狀態,不存在對流,在一定條件下會出現氣壓梯度和濃度梯度。如果液膜中氧的濃度低于水中氧的飽和濃度,空氣中的氧繼續向內擴散透過液膜進入水體,因而液膜和氣膜將成為氧傳遞的障礙。
這就是雙膜理論。顯然,克服液膜障礙有效的方法是快速變換“氣-液”界面。
曝氣攪拌正是如此,具體的做法就是:減少氣泡的大小,增加氣泡的數量,提高液體的紊流程度,加大曝氣器的安裝深度,延長氣泡與液體的接觸時間。曝氣設備正是基于這種做法而在污水處理中被廣泛采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