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加工余量的選擇
在體確定工序間的加工余量時,應根據下列條件選擇大小。
(1)對后的工序,加工余量應能保證達到圖紙上所規定的表面粗糙度和精度要求。
(2)考慮加工方法、設備的剛性以及美標沖壓彎頭可能發生的變形。
(3)考慮美標沖壓彎頭熱處理時引起的變形。
(4)考慮被加工美標沖壓彎頭的大小,美標沖壓彎頭愈大,由于削力、內應力引起的變形也會相應增加,因此要求加工余量也相應地大一些。
2.(1)加工質量要求較的美標沖壓彎頭,采用加工中心加工時,應盡將粗、精加工分兩個階段進行,以及時發現美標沖壓彎頭主要加工表面上毛坯存在的缺陷,及時采取措施,避免浪費更多的工時和費用。
(2)若美標沖壓彎頭已經過粗加工,加工中心只完成后的精加工,則不必劃分加工階段。
(3)當美標沖壓彎頭的加工精度要求較,在加工中心加工之前又沒有進行過粗加工時,則應將粗、精加工分開進行,粗加工通常在普通機床上進行,在加工中心上只進行精加工。
3.孔加工工序的劃分
劃分加工工序方法與項目一中的相同。但加工中心加工工序劃分后坯要細分加工工步,設計加工中心工步時,主要從精度和效率兩方面考慮。加工中心加工工步設計的主要方法有如下幾點。
(1)加工表面按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次序完成,或全部加工表面按先粗,后半精、精加工分開進行。加工尺寸公差要求較時,考慮美標沖壓彎頭尺寸、精度、美標沖壓彎頭剛性和變形等因素,可采用前者;加工位置公差要求較時,采用后者。
(2)對于既有銑面又有儻孔的美標沖壓彎頭應先銑后鏡。按照這種方法劃分工步,可以提孔的加工精度,因為銑削時,削力較大,美標沖壓彎頭易發生變形。先銑面后儻孔,使其有一段時間恢復,減少由變形引起的對孔精度的影響。反之,如果先鏡孔后銑面,則銑削時,必然在孔口產生飛邊、毛刺,從而破壞孔的精度。
(3)當一個設計基準和孔加工的位置精度與機床定位精度、重復定位精度相接近時,采用相同設計基準集中加工的方法。
(4)相同工位集中加工,應盡量按就近位置加工的方法,以縮短移動距離,減少空運行時間。
(5)按所用劃分工步。如有些機床工作臺回轉時間較換時間短,在不影響加工
精度的前提下,為減少換次數、空移時間和不必要的定位誤差,可以采取集中工序加工。
(6)對于同軸度要求較的孔系,不能采取方法5。應該在一次定位后,通過順序連續
換,順序連續加工完該同軸孔系的全部孔后,再加工其他坐標位置孔,以提孔系同軸度。
(7)在一次定位裝夾中,盡可能完成所有能夠加工的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