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醫院污水處理設備
醫院污水處理的原則
1、全面而系統
(1)控制過程全面而系統,對醫院污水產生、分類收集、處理、排放的全過程進行控制。
(2)醫院污水處理與醫院建設、規劃及設計,特別是建筑給排水設計有機結合。
(3)醫院污水處理納入醫院的衛生安慶管理體系中,一方面在污水和污物發生源處進行嚴格控制和分離,確保有害化學品、藥劑、抗生素和放射性物質不被棄置排入污水管道。另一方面要加強人員的培訓,不斷提高技術管理水平,并強化維護管理,保證處理設施的正常有效運行。
2、嚴格*、達標排放
(1)凡現有、新建、改建的各類醫院以及其他醫療衛生機構被病菌、病毒所污染的污水都必須進行消毒處理。
(2)凡新建、改建、擴建的醫院污水處理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設計、施工應按現行國家有關標準、規范進行 。
(3)經處理后的醫院污水,其出水水質必須符合現行有關國家排放標準的規定,當地有要求的尚應符合當地的要求。
3、分類收集、就地(預)處理
(1)醫療機構行政區和職工生活區的污水可根據需要與病區污水分流。傳染病房的污水,如經技術經濟比較認為合理時,可與普通病房污水分別進行處理。
(2)醫院建筑內含放射性物質、重金屬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質的污水,如不符合排放標準時,需要進行單獨預處理后,方可排入醫院污水處理站或者城市排水管道。
(3)為防止醫院污水在輸送過程中的污染與危害,以及確保處理效果,減少風險,醫院污水必須就地處理。
4、因地、因需、因時制宜
醫院污水處理應根據醫院性質、規模、污水排放去向和地區差異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因地、因需而異,但應確保效果和符合國家及當地的規定。另外,醫院污水處理也應隨著形勢的發展、技術的提高和環保衛生事業的需求,不斷對設施進行改造提高或采用新技術、新工藝。
5、達標、風險控制與可持續發展相結合
處理排放達標的同時,兼顧生態系統安全和潛在的健康風險,將醫院污水病原體生物污染與疾病控制、環境污染與風險控制和生態環境保護相結合,減少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的影響, 促進健康、安全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建設,保證可持續發展。
鄉鎮醫院污水處理設備工藝流程簡述:
(1) 預處理
生活污水由提升泵打入調節池,池內設置有格柵2道,利用格柵隔除較大的雜質及漂浮物,柵渣采用人工定期清理。
(2) 調節池
調節池主要作用是調節水量和均衡水質。
(3) 厭氧池
厭氧池反應機理是對以懸浮物和膠體形式存在于水中的高分子有機物進行生物降解的過程。其反應過程可分為四個階段:1、水解階段;2、發酵階段;3、產酸階段;4、產甲烷階段。通過系列復雜的化學、生物反應,將廢水中的大分子有機物降解為小分子有機物,為后續工藝提供良好的反應條件。
(4) 好氧池
經過降解后的有機物在曝氣充氧的情況下,被池內的好氧微生物進一步降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將有機物分解掉。
(5) 沉淀池
接觸氧化池出水中含有剩余的生化污泥和脫落的生物膜碎片,必須進行泥水分離。沉淀在池底的污泥用泵提升到污泥池或回流到調節池。
(6) 清水池
沉淀池出水進入清水池,或車間回用,或直接外排。
(7) 污泥處理系統
生化過程產生的少量污泥集中到貯泥池或回流到生化系統,污泥池污泥定期由市政化糞車外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