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磁閥中,所述導孔的內沿上沿導孔徑向開設有三條導槽,三條導槽繞圓周均勻分布。
在上述的一種電磁閥中,所述的導磁架為一體式結構。
在上述的一種電磁閥中,所述的導磁塊有多塊,多塊導磁塊疊放,多塊導磁塊的側邊開設有上下對應的缺口。DAIKIN大金電磁閥壓力控制齒輪泵功能電磁閥 JS-G01-4CA-12,供應日本DAIKIN大金 電磁閥
在上述的一種電磁閥中,閥腔內設置隔板和過水管,隔板將閥腔分隔為分別與進水口和出水口一一對應連通的進水腔和出水腔,進水腔內設有閥口,上述閥芯置于進水腔的閥口處并將進水腔分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過水管的一端與出水腔連通,另一端與進水腔連通且該端的進水管口朝向閥芯,閥芯在動鐵芯的作用下能將過水管的進水管口和閥口封堵住,閥芯上開設有始終連通上腔室和下腔室的通水孔,閥芯上位于動鐵芯端部對應位置處設有過水孔,動鐵芯沿套管的管孔來回運動時能將該過水孔堵住或打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電磁閥閥門打開和關閉時只需要維持較短時間的通電,在線圈不持續通電的情況下,斷電后還能使閥門保持打開或關閉狀態,大大節約了電能。永磁鐵的N、S兩極均能在電磁閥開、關過程中同時起作用,多個永鐵磁通過導磁塊塊均勻分布作用于動鐵芯,使動鐵芯保持平衡狀態,確保電磁閥在打開、關閉狀態的穩定性。靜鐵芯對動鐵芯的吸合類似于磁鐵異性之間的吸合,吸力大,克服復位彈簧彈力的能力強,因此線圈通電時的電流需求更小,更節能、省電。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如圖1和圖2所示,本電磁閥包括閥體1、閥芯2、閥蓋3、線圈4、動鐵芯5和靜鐵芯6,閥體1具有閥腔,閥體1上開設有與閥腔連通的進水口7、出水口8和蓋口9,閥蓋3蓋在該蓋口9處,閥蓋3的外側固定設有套管10,套管10中空形成管孔11,管孔11的一端穿過閥蓋3與閥腔連通,另一端固定設置靜鐵芯6,動鐵芯5設置在套管10的管孔11中并能沿管孔11上下來回運動,動鐵芯5與靜鐵芯6之間設有復位彈簧12。電磁閥 JS-G01-4CA-12,供應日本DAIKIN大金 電磁閥
JS-G01-4CA-12電磁換向閥KSO-G02-2CP-30、KSO-G02-2CD-30、
KSO-G02-4CD-30、KSO-G02-4CP-30、KSO-G02-66CD-30、
KSO-G02-2DP-30、KSO-G02-2DP-CL、KSO-G02-2BP-30、
KSO-G02-2BP-30、KSO-G02-2BD-30、KSO-G02-2NP-30、
KSO-G02-2AP-30-H2、KSO-G02-2BP-30-2T、
KSO-G03-2BP-20、KSO-G03-2DP-20、KSO-G03-2CP-20、
KSO-G03-2AP-20-H2、KSO-G03-2BP-20-2T、KSO-G03-4CP-20、
KSO-G03-4CD-20、KSO-G03-2AD-H2-20、KSO-G03-3CD-20、
KSO-G03-2BD-20供應日本DAIKIN大金 電磁閥 JS-G01-4CA-12,
線圈4套設在套管10上并引出有正負極接線,線圈4與閥蓋3之間還設有磁性組件,如圖3和圖4所示,所述的磁性組件包括殼體13、導磁塊14、多個永磁鐵15和第二導磁塊16,套管10穿過導磁塊14和殼體13,永磁鐵15、導磁塊14和第二導磁塊16設置在殼體13內,本實施例中,導磁塊14為鐵且有多個,多塊導磁塊14上下疊放,導磁塊14上開設有供套管10穿過的中心孔32,動鐵芯5沿管孔11來回運動時始終有一部分位于中心孔32內,使動鐵芯5始終保持磁化狀態。DAIKIN大金電磁閥壓力控制齒輪泵功能電磁閥 JS-G01-4CA-12,供應日本DAIKIN大金 電磁閥
本實施例中,永磁鐵15一共有四塊,兩兩一組對稱設置在導磁塊14兩側,每組永磁鐵15對應一個第二導磁塊16,四個永磁鐵15的N極一致朝向導磁塊14并與導磁塊14接觸磁性導通,第二導磁塊16位于同組永磁鐵15的外側并與對應永磁鐵15的S極接觸磁性導通,第二導磁塊16的另一側外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