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稱重傳感器法制計量組織 (OIML) 第 60 號建議 2000 年版之前,主要有兩種方法,其一是端點連線法,即以零點和滿載間所連接的直線作為標準擬合線,此方法直觀、簡便,但定義出的非線性誤差較大。其二是小二乘法求出的直線作為標準擬合線,定義出的非線性誤差較小,故比較合理。一個量程為 24.5t 的 C2P1型稱重傳感器,方法定義的非線性誤差為 0.05%,而用第二種方法定義的非線性誤差只有 0.033%,減少了三分之一。線性補償結果告訴我們,只有標準模擬合直線選取的科學合理,才能充分體現線性補償特性。
進口稱重傳感器
傳感器的性能指標主要有線性誤差、滯后誤差、重復性誤差、蠕變、零點溫度特性和靈敏度溫度特性等。在各種衡器和質量計量系統中,通常用綜合誤差帶來綜合控制傳感器準確度,并將綜合誤差帶與衡器誤差帶聯起來,以便選用對應于某一準確度衡器的稱重傳感器。法制計量組織(OIML)規定,傳感器的誤差帶δ占衡器誤差帶Δ的70%,稱重傳感器的線性誤差、滯后誤差以及在規定溫度范圍內由于溫度對靈敏度的影響所引起的誤差等的總和不能超過誤差帶δ。這就允許制造廠對構成計量總誤差的各個分量進行調整,從而獲得期望的準確度 .
利用光柵形成的莫爾條紋把角位移轉換成光電信號,光柵有兩塊,一為固定光柵,另一為裝在表盤軸上的移動光柵。加在承重臺上的被測物通過傳力杠桿系統使表盤軸旋轉,帶動移動光柵轉動,使莫爾條紋也隨之移動。利用光電管、轉換電路和顯示儀表,即可計算出移過的莫爾條紋數量,測出光柵轉動角的大小,從而確定和讀出被測物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