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生活污水處理一體化設備?
采用*、合理工藝,確保污水處理后達到國家排放標準及環境保護要求。
供貨產品有: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氣浮機、二氧化氯發生器、加藥裝置、機械格柵、UASB厭氧塔、板框壓濾機、玻璃鋼產品、一體化泵站等。
1 市政污水低碳源情況分析
為研究不同地區市政污水的碳源情況,分別選定京津冀地區和云南地區的典型污水處理廠進水進行統計分析。京津冀地區的11座市政污水處理廠原水BOD5/TN不足4的有8座,占72.7%。南方市政污水的碳氮比較北方更低,對云南地區的13座污水處理廠的進水進行分析,見圖1b,只有一座污水處理廠的進水BOD5/TN超過4,低碳氮比污水占比達到90%以上。郭泓利等選取國內分布在19個省市自治區的127 座污水處理廠的進水水質進行了統計分析,80%的污水處理廠BOD5/TN<3.6,僅10%的污水處理廠大于4。韋啟信等基于*城鎮污水處理數據管理系統的水質數據也表明,我國70%左右的城鎮污水處理廠進水BOD5/TN低于4,且南方城市較北方城市碳氮比更低。因此碳源不足的問題在全國范圍內普遍存在。
2 原水碳源高效利用優化措施
2.1 傳統工藝的改良
改良型的AAO、氧化溝和SBR工藝,是在傳統工藝的前段增加一段預缺氧區(SBR工藝是在時間順序上增加一段缺氧反應時間),主要目的是將外回流帶來的NO-3-N在此區域進行反硝化,為后段的厭氧釋磷創造更好的厭氧環境;同時預缺氧段進水中的原水有機物進行一定程度的水解后,更容易被聚磷菌利用。同時,增加預缺氧區,原水在碳源分配上將具有更多的選擇性,有利于污水處理廠在運行時摸索出*的碳源分配方式,將原水碳源利用*化。
深圳某20萬m3/d的改良AAO工藝項目中對預缺氧/厭氧的進水比進行了試驗研究,在其他工藝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預缺氧/厭氧配水比從2降低到1的過程中,溶解性COD在厭氧和缺氧段的濃度下降趨勢增大、出水的NO-3-N濃度基本維持穩定、而出水TP濃度逐漸降低。表明在該配水比范圍內,隨著厭氧進水量的增大,厭氧釋磷效果增強,并可維持反硝化效率,原水碳源利用率逐漸升高。當繼續降低預缺氧/厭氧進水比到0.5,厭氧釋磷達到zui大,出水TP進一步降低,但出水NO-3-N升高,當該比例降低到0.2時,出水TP和NO-3-N均升高,并且預缺氧段和厭氧段的NO-3-N濃度明顯升高,破壞了厭氧環境,影響除磷效果。
綜上所述,改良的AAO工藝通過調整進水比例,在不增加外部碳源的條件下,可較大程度地增加工藝過程的氮磷污染物去除效率。該措施已經在多個項目中進行應用和推廣,獲得了良好的效果反饋。
2.2 分段進水的技術措施
分段進水是在傳統生化處理工藝上的進一步改進,主要目的是通過進水在沿程方向上的分布,精細化利用原水碳源。目前分段進水大多用于多級AO工藝和改良的AAO工藝中,多級AO分段進水中前一段原水的硝化產物直接進入下一段缺氧區進行反硝化,因此可以較大程度地減少硝化液回流,提高TN理論去除效率并節約能源,但該工藝難以形成穩定的厭氧條件,在提高TN去除的前提下,犧牲了TP的去除效果。在改良的AAO工藝中實施分段進水,可一定程度上平衡TN和TP去除對碳源需求的矛盾。
山東濟南某AAO工藝市政污水處理廠分三期建設,規模分別為1萬m3/d、2萬m3/d和3萬m3/d,進水BOD5/TN*小于3,為了改善脫氮效果,該廠二期進行了分段進水的改造。實施方式是將進水分配到厭氧段和缺氧段,缺氧段沿程在池前端和中部進一步分為兩部分進水,使缺氧進水更加均勻地分布在整個池內,增加混合程度,提高反應效率。表1的數據表明,在沒有外部碳源投加的情況下,分段進水可以將系統TN去除率提升15%以上。
同時,針對冬季和夏季的不同氣候條件和進水條件,研究了通過調整缺氧和厭氧段不同的進水比例提高效率的途徑,結果表明分段進水配比對出水TN和TP有較大影響。冬季當缺氧池進水比例在20%~50%范圍內時,二沉池出水TP偏低,平均1.7 mg/L左右,但出水TN偏高,當缺氧池進水比例提升至70%~80%時,二沉池出水TP平均值升至2.1 mg/L左右,但出水TN可以穩定達標排放;夏季進水TN較冬季略低,因此缺氧池進水比例降至50%左右,此時出水TN可以穩定達標(<15 mg/L),生化池出水TP可以達到1.6 mg/L左右。因此,可以根據不同情況,靈活調整運行方式,在保證出水達標的前提下,zui大化利用原水碳源。
鄉鎮生活污水處理一體化設備?目前主流的污泥處理技術路線有厭氧消化、好氧發酵、干化焚燒、熱解碳化。污泥厭氧消化、好氧發酵后可用于土地利用,污泥干化焚燒后可用于建材利用或填埋。其中,干化焚燒是zui為*的污泥處置方式,可zui大限度減少污泥的體積,殺死一切病原體,解決污泥的惡臭問題。另一方面,經過脫水的污泥熱值相當于褐煤的水平,可以回收能量用于發電和供熱,實現能源zui大化利用,降低處理成本。
1.2 污泥焚燒技術特點
污泥焚燒主要有單獨焚燒、混合焚燒。單獨焚燒投資較大,適合污泥處理規模較大的項目;混合焚燒處理規模取決于摻燒鍋爐的容量和污泥摻燒比例。
單獨焚燒有兩種工藝:一是將污泥脫水后直接焚燒,這種工藝污泥含水量高,不利于著火燃燒,通常需添加輔助燃料,且焚燒效率低。其優點在于工藝簡單,不需要太多預處理過程,易于控制,投資與運行成本低。另外一種,先對污泥進行干化處理,進一步降低污泥的含水率,提高其熱值,再投入焚燒爐焚燒。其優點是燃燒過程不需要添加任何輔助燃料。但由于多了一道干化工序,且干化部分占投資比例較大,相比直接燃燒,投資大大提高。
混合焚燒就是將污泥與其他燃料,包括燃煤、生活垃圾、工業廢渣一起燃燒處理,或將其按一定比例加入工業爐中焚燒,如加入水泥窯中焚燒。這樣的處理方式優勢在于同時處理多種工業、生活的廢棄物,不必為焚燒污泥而專門建造鍋爐,節省設備投資和燃料成本。利用水泥窯協同燃燒處理,可在不影響水泥品質的前提下,將污泥固定在水泥中,*處置污泥,節省設備投資的同時,又省去了處置污泥的流程。需注意的是,因含水率和熱值的差別,摻燒污泥后會改變原有燃燒條件,且增加了煙氣污染排放,要注意摻燒污泥的比例,確保對原有燃燒的影響控制在合理范圍內,污染物排放符合排放標準。
1.3 污泥焚燒處理的問題
污泥焚燒zui大的問題在于煙氣污染物的排放。污泥中除了含有大量的氮、硫元素,燃燒時,會產生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污染性氣體,對環境安全和人體健康危害巨大。污泥燃燒產生大量的飛灰,粉塵污染嚴重。污泥中含有重金屬,包括鎘、汞、鉛等。在溫焚燒下,大部分金屬都蒸發了,當煙氣流冷卻時,它們凝固在飛灰的顆粒表面。研究表明:78%~98%的Cd、Cr、Cu、Ni、Pb和Zn固定在飛灰中,98%的Hg隨著煙氣排放到大氣中。這些重金屬毒性巨大,在自然界中極難降解,若不處理,會對環境造成不可逆的污染。因此采用焚燒處理污泥,必須配置一套煙氣處理裝置,確保煙氣排放符合排放標準,這也增加了投資成本,使系統更加復雜。
1.4 污泥干化技術分類
污泥干化的意義在于降低污泥含水率,提高污泥熱值,使其達到可燃的標準。污泥干化方式有熱干化、電干化、微波干化、太陽能干化等方式。其中,熱干化方式技術成熟可靠,實際工程中被廣泛采用。熱干化技術是利用熱介質(高溫煙氣、蒸汽、導熱油等)加熱污泥,使污泥中水分全部或部分蒸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