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場污水處理設備方案
畜禽養殖廢水的主要處理技術3.1自然處理法自然處理法是利用天然水體、土壤和生物的物理、化學與生物的綜合作用來凈化污水。其凈化機理主要包括過濾、截留、沉淀、物理和化學吸附、化學分解、生物氧化以及生物的吸收等。其原理涉及生態系統中物種共生、物質循環再生原理、結構與功能協調原則,分層多級截留、儲藏、利用和轉化營養物質機制等。這類方法投資省、工藝簡單、動力消耗少,但凈化功能受自然條件的制約。自然處理的主要模式有氧化塘、土壤處理法、人工濕地處理法等。氧化塘又稱為生物穩定塘,是一種利用天然或人工整修的池塘進行污水生物處理的構筑物。其對污水的凈化過程和天然水體的自凈過程很相似,污水在塘內停留時間長,有機污染物通過水中微生物的代謝活動而被降解,溶解氧則由藻類通過光合作用和塘面的復氧作用提供,亦可通過人工曝氣法提供。作為環境工程構筑物,氧化塘主要用來降低水體的有機污染物,提高溶解氧的含量,并適當去除水中的氮和磷,減輕水體富營養化的程度。土壤處理法不同于季節性的污水灌溉,是常年性的污水處理方法。將污水施于土地上,利用土壤-微生物-植物組成的生態系統對廢水中的污染物進行一系列物理的、化學的和生物凈化過程,使廢水的水質得到凈化,并通過系統的營養物質和水分的循環利用,使綠色植物生長繁殖,從而實現廢水的資源化、無害化和穩定化。人工濕地可通過沉淀、吸附、阻隔、微生物同化分解、硝化、反硝化以及植物吸收等途徑去除廢水中的懸浮物、有機物、氮、磷和重金屬等。近年來,人工濕地的研究越來越受到重視,葉勇等利用紅樹植物木欖和秋茄處理牲畜廢水營養鹽N、P,結果表明兩種植物對N、P的去除效果較好。廖新俤,駱世明分別以香根草和風車草為植被,建立人工濕地,隨季節不同,對污染物的去除率不同,CODCr去除率可達90%以上,BOD5可達80%以上。由于自然處理法投資少,運行費用低,在有足夠土地可利用的條件下,它是一種較為經濟的處理方法,特別適宜于小型畜禽養殖場的廢水處理。
養殖場污水處理設備方案
近年來,學者對各種厭氧反應器研究較多,認為新型超高效厭氧反應器處理豬場污水有機污染物有廣闊的前景。3.3好氧處理技術好氧處理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在好氧條件下分解有機物,同時合成自身細胞(活性污泥)。在好氧處理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機物終可被*氧化為簡單的無機物。該方法主要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序批式活性污泥、A/O及氧化溝等。采用好氧技術對畜禽廢水進行生物處理,這方面研究的較多的是水解與SBR結合的工藝。SBR(sequencingbatchreactor)工藝,即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是基于傳統的Fill-Draw系統改進并發展起來的一種間歇式活性污泥工藝,它把污水處理構筑物從空間系列轉化為時間系列,在同一構筑物內進行進水、反應、沉淀、排水、閑置等周期循環。SBR與水解方式結合處理畜禽廢水時,水解過程對CODCr有較高的去除率,SBR對總磷去除率為74.1%,高濃度氨氮去除率達97%以上。此外,其他好氧處理技術也逐漸應用于畜禽廢水處理中,如間歇式排水延時曝氣(IDEA)、循環式活性污泥系統(CASS)、間歇式循環延時曝氣活性污泥法(ICEAS)。3.4混合處理法上述的自然處理法、厭氧法、好氧法用于處理畜禽養殖廢水各有優缺點和適用范圍,為了取長補短,獲得良好穩定的出水水質,實際應用中加入其他處理單元。混合處理就是根據畜禽廢水的多少和具體情況,設計出由以上3種、或以它們為主體并結合其他處理方法進行優化的組合共同處理畜禽廢水。這種方式能以較低的處理成本,取得較好的效果。選擇厭氧-兼氧組合式生物塘作為主體工藝,將上流式厭氧污泥床移植到兼性塘,豬場廢水經處理后,其BOD5、CODCr、NH4+-N可分別從9000、14000、1200降至20、60、65mg·L-1,成功地解決了熱帶地區規模化豬場污水污染負荷高和養豬行業利潤低的兩大難題。杭州西子養殖場采用了厭氧好氧結合的處理工藝,經處理后,水中CODCr約為400mg·L-1,BOD5為140mg·L-1,基本達到廢水排放標準。韓力平等采用直接投加優勢菌的方法,可大大改善原自然處理系統的能力,提高對水體或土壤中難降解有機物的降解能力。深圳農牧實業公司的污水處理工程工藝流程為污水→固液分離→調節池→上流式厭氧消化→植物塘→魚塘→排放,處理后廢水也能達到深圳市廢水排放標準。李金秀等采用ASBR-SBR組合反應器系統,ASBR作為預處理器(厭氧),主要用于去除有機物,SBR(好氧)用于生物脫氮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