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市溶氣氣浮機
氣浮機是一種浮裝置,在污水處理設備中的效果很明顯,它利用微泡使介質中的雜質浮出水面。以微泡作為載體,粘附水中的雜質顆粒,顆粒被泡挾帶浮升至水面與水分離,達到固液分離的。
氣浮機是利用小泡或微小泡使介質中的雜質浮出水面機器。對水體中含的一些比重接近于水的細微籍其自重難于下沉或上浮即可采用該浮裝置。
氣浮機使用*,領域,浮技術的出現,是對重力沉降法的一次革命,它開拓了固、液分離技術的新領域。
(1)水量控制:浮池在開機前保持一定的水位(一般要求高于溶泵進水流量計);通過調節(調節池內)提升泵出水閥門開度或回流管閥門開度使進浮池反應區的水量小于浮池的處理能力(上限波動范圍不過10);
(2)反應區藥劑混凝反應效果要求:先啟動加藥系統后再開始進水,關機時應先關進水泵再停止加藥;反應區格投加PAC(若pH低于6.0時此格還需投加堿劑以提高pH值到7-8,經常測試此pH值),完成混凝反應(中和);進入2格投加PAM(粘稠性機藥劑),完成絮凝反應,即使小顆粒礬花凝聚成大顆粒礬花,以提高浮區浮渣層捕集礬花的效果,反應以看到明顯絮體(礬花)、水與絮體明顯分層為規準;PAC投加量和PAM投加量視現場水質及反應情況及時調整加藥量;氣浮機是溶系統在水中產生大量的微細泡,使空以高度分散的微小泡形式附著在懸浮物顆粒上,造成密度小于水的狀態,利用浮力原理使其浮在水面,從而實現固-液分離的水處理設備。
南雄市溶氣氣浮機
設備在按要求安裝完畢后,應按以下要求和步驟進行操作調試。
1、將所設備和管路清掃干凈,不能遺何異物,檢查聯接部位是否松 動,轉動部位的潤滑油注入情況。
2、檢查電源線路并作短暫的空載運轉,以判斷泵與空壓機轉向是否正確 雜音及發熱現象,攪拌機在注入清水后點動判斷其轉向是否正確。點動浮渣收集減速機觀察其轉向是否正確,是否碰撞和不平穩現象,則及時消除。
3、開啟溶藥機電源開關,根據藥液濃度要求(助凝劑聚丙酰胺溶液為1/1000;絮凝劑PAC溶液濃度為5%)進行配置,攪拌至藥液濃度均勻,PAC溶液劑量初次定為50PPM。聚丙烯酰胺溶液初次定為1PPM加入(調節計量加藥泵至相應刻度,具體需試驗確定)
4、按原水處理量將PAC絮凝劑量初次定為50PPM調節計量加藥泵至相應刻度;將聚丙烯酰胺凝劑量初次定為1PPM調節計量加藥泵至相應刻度。
5、清水調試:
5.1、關閉空管路閥門,泥管閥門,清水管閥門(通向原水池和清水池的 兩個閥門),加藥口處閥門;
5.2、其它閥門均開啟;
5.3將主機內注滿清水;(用自來水管)
5.4、觀察池體和相應管路是否滲漏現象。
5.5、接通主機電源,使其轉動;
5.6、打開空壓機,開、停壓力范圍為5-7kg/cm2。
5.7、開溶水泵。
5.8、接通溶設備的源,將減壓閥壓力調至5kg/cm2,調節流量計的進量(二個數值相等),待池體中水變成乳白色為止。
5.9、根據池內水位高低,可相應補充一些清水。
6、污水試車:
6.1、將待處理的污水接入到原水池(水位不能過水位上限)。
6.2、打開加藥口處閥門,開加藥泵。
6.3開原水泵,調節泵前、后閥門,同時打開并調節清水出水管通向原水池 的閥門,使池內水穩定在設計的高度。
6.4、調節主機溢流堰水位,清除浮渣到位。
6.5、待進入池體內的原水都是污水后,測試主機出水效果,在佳出水狀態下,從原水進水管的取樣點上取樣,測試進水水質、出水水質、加藥量等數據一并寫入調試報告,改變加藥濃度,使加藥濃度用量zui少,且均能滿足出水水質要求,每次間隔不少于30分鐘。
6.6、打開清水出水管通向清水池的閥門,關閉清水出水管通向原水池的閥門。
6.7、觀察溶藥機溶藥情況,隨時攪拌并儲備藥液。
7、停車操作:
7.1、關機順序: 加藥泵――空壓機――溶水泵――原水泵――刮渣電機。
7.2、如果是長時間停車,需打開主機的空閥門,用清水沖冼干凈。
8、電說明:
8.1、概況:本機械采用50Hz、380V電源,控制部分電壓為AC220V。
8.2、操作方法:本套設備只手動操作方法,操作如下:按下相應設備的 啟動按鈕,則對應的交流接觸器得電并自鎖,對應的電機開始,當要停止電機時,按下相應的停止按鈕即可。
8.3、其它:如出現緊急情況需要中途停止時,可按下SB1急停鈕,此 時所輸出回路斷開,設備停止,情況處理完畢使急停鈕復位,設備可重新啟動。設備在時,相應的指示燈亮。如果電機過載,相應熱繼電器動作,待處理完故障后將熱繼電器手動復位。
自動氣浮機集反應池、浮池、加藥設備、溶水泵、空壓機、污水泵為一體,具工藝、結構、、、造價低、等優點。
溶浮污水處理機結構主要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1、 浮槽:
圓形鋼制結構,是污水處理機的主體和核心,內部由釋放器、均布器、污水管、出水管、污泥槽、刮泥板系統等組成。釋放器置于氣浮機位置,是微泡的關 鍵部件。溶罐來的溶液水在這里與廢水充分混合,突然釋放,產生劇烈攪動和渦流,形成直徑約為20-80um的微泡,從而黏附于水中的絮凝體上升,清 水*分離出來。均布器呈錐形結構,連接于釋放器上,主要是將分離出來的清水和污泥均布散布于罐體中。出水管均布于罐體下部,并通過一根直立主管連接 到罐的上部溢出,溢出口設水位調節手柄,便于調節罐內水位。污泥管安裝于罐體底部,用于出沉積于罐底的沉積物,罐體上部設污泥槽,槽上刮板,刮板 不斷轉動,連續將上浮的污泥刮到污泥槽內,自流至污泥池里。
2、溶系統:
溶系統主要溶罐、儲罐、空壓縮機、高壓泵組成,溶罐是系統中較關鍵的部分,其就是實現和空的充分接觸,加速空溶解。它是一個密閉耐壓鋼罐,內部設計擋板、隔套,可以加速空和水體的擴散、傳質過程,提高溶效率。
3、藥劑罐:
用于溶解存儲藥液,其中兩個為溶解罐,帶攪拌裝置,另外兩個為藥劑儲存罐,體積隨處理能力大小而配套。
設備的部件和安裝
1、安裝:
A、設備起吊:本設備內壁四塊供起吊的孔板。
B、設備的標高是根據工程需要可架空安裝,也可放置在平地,設備基礎受力面為L1B。
C、設備地基保持水平,設備混凝土基礎尺寸(L1+500)×(B+500)。
D、清水區放空口、分離區放空口和混合區放空口需加閥門。
E、 污水與反應池的連接管道,要求越短越好,以免絮體在管道中被打碎。
F、污泥出口可接到污泥儲槽,連接的管道、彎頭不易多,管道越短越好。
G、電器箱放置位置:一般以安、方便操作為原則。可放在扶梯的側面及就近位置,但是應注意防潮、防濕、防止腐蝕性體損壞電器元件。
接線:電柜的接線端與設備的接線盒應按所標的相同號碼相接。
2、設備的調試:
A、清除池中所的雜物,以免引起堵塞。
B、對水泵、空壓縮機及刮沫機構應檢查是否靈活,并按規定加好潤滑油。如異常應給予除。
C、接通電源啟動水泵,檢查其轉向是否正確,如反轉,將其中的兩根電線調換相位即可。
D、在手動位置啟動空壓縮機,檢查其是否正常。發現異常應及時除。
E、按刮沫機啟動按鈕,刮沫機應向溶系統端行走,在該端行程的撞塊的下刮板下落,刮沫機反向行走,開始刮沫動作,直至污泥槽處,導程板將刮板抬起,同時行程開關在撞塊的下切斷電源,使刮沫機停止工作。這樣一個刮沫機動作完成。自動刮沫只需將開關置于自動,設定好刮沫時間即可。
3、試:
A、加水:往浮池中加滿清水。浮池水位的高低可用集水機構出口處的調節裝置進行調節。
B、溶系統試:獨立時,先關閉溶水控制閥及溶水出水控制閥,將加開關旋到自動位置,接通電源,啟動工作泵,然后打開溶水控制閥。壓力表的壓力逐漸上升,一直達到泵所能達到的壓力(壓力表的壓力達到3~5Kg/cm2),此時可打開溶水溶水出水控制閥。溶水通過溶釋放器進入浮池,池水中出現大量微泡使清水變乳白色,即可認定溶系統正常。溶水的壓力可看溶罐上的壓力表讀數,該壓力的大小可用溶水控制閥開啟的大小來控制,在水泵可供壓力范圍內調整,一般取3.4~5Kg/cm2。壓力越高,溶水量越大,微泡密度越高。溶系統的空由空壓機提供,由于溶水不斷地將罐內空帶走,罐內空逐漸減少,水位不斷上升;當水位上升到一定位置時,自動液位制系統將控制空壓機工作(相反則停止),以保持溶罐內的空量。
C、浮:在溶系統工作正常的前提下進行,具體做法如下:
1)調整好污水的PH值,一般取7.5~8.5。
2)根據污水的水質,選定好所用的混凝劑、絮凝劑。
3)根據污水的濃度、SS、水量投加藥劑。藥劑的投加量一般為0.03~0.3%。
4)將加藥反應好的污水送入浮池進行固液分離,處理量應從小逐漸增大,直至額定值。
5)加:一般自動加。即將加開關置于自動位置。
6)刮渣:一般自動刮渣。即將刮渣開關置于自動位置,根據具體情況設定刮渣時間;在殊情況下,也可采用手動控制。
D、溶水量的確定:一般溶水水量控制在污水量的30%。由于各種廢水的SS含量不同。從理論上講,溶水水量也應按污水SS含量來確定。
E、本設備采用TS型釋放器的流量是由釋放器本身的釋放能力所決定。其流量變化隨溶壓力而變化,壓力高流量大,壓力低流量小(在溶水出水閥打開的情況下)。流量可用溶水進水閥門來調節溶水量。
F、浮池水位的調節:水位的高低將影響刮沫的效果。水位低,浮渣不易刮入污泥槽;水位高,大量的水將進入污泥槽。其水位調整可用集水管出水口的液位調節裝置來調整池內的液位,其液位應低于浮渣出口1~2cm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