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地埋式醫院污水處理設備加工生產??-山東全偉環保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
1、調節、水解酸化沉淀池 采用半地下式鋼筋混凝土結構,尺寸為:25m×105m×10m ,有效容積為23625 m3 ;HRT=18.9h。進水口設粗、細格柵各一道。2、催化鐵內電解反應器 催化鐵內電解反應器,設于調節沉淀池與一級接觸氧化膜生物反應器之間,由兩層的軸、徑雙向往復折疊無機復合微濾膜和中間填加的鐵屑、銅屑等組合填料過濾層構成。無機復合微濾膜孔徑1微米,合計每層過濾面積519.38㎡,濾速2.4 m3/㎡h;鐵屑、銅屑等組合填料構成的氧化還原反應層尺寸為:6m×1.2m×0.1 m×15組,合計過濾面積108㎡;濾速11.57m3/㎡h。3、一級接觸氧化膜生物反應器 采用半地下式鋼筋混凝土結構,四池并聯交互運行。單池尺寸為:6m×49.74m×10m ;其中設有孔徑0.15微米、過濾面積7797.55㎡、軸、徑雙向往復折疊無機復合微濾膜過濾器;無機復合微濾膜兼作微孔曝氣器。池內設有溶解氧檢測儀,可根據溶解氧的變化,自動調節供氣量。有效容積為:2753.55m3;HRT=8.8h;濾速0.16 m3/㎡h;MLSS濃度為:18g/L ;DO為:4.5~6mg/L。污泥負荷為:0.166kg[CODcr]/(kg[MLSS]•d)。4、水解酸化膜生物反應 采用半地下式鋼筋混凝土結構,兩池并聯交互運行。單池尺寸為: 6m×100m×9.5m ,其中設有孔徑0.15微米、過濾面積15581.25㎡、軸、徑雙向往復折疊無機復合微濾膜過濾器。有效容積為:5236.89m3 ;HRT=8.38h ;濾速0.08 m3/㎡h;MLSS濃度為:18g/L。污泥負荷為:0.062kg[CODcr]/(kg[MLSS]•d)。5、二級接觸氧化膜生物反應器 采用半地下式鋼筋混凝土結構,四池并聯交互運行。單池尺寸為:6 m×49.74 m×9 m ;其中設有孔徑0.15微米、過濾面積7797.55㎡、軸、徑雙向往復折疊無機復合微濾膜過濾器;無機復合微濾膜兼作微孔曝氣器。池內設有溶解氧檢測儀,可根據溶解氧的變化,自動調節供氣量。有效容積為:2310.03 m3 ;HRT=7.39h ;濾速0.16 m3/㎡h;MLSS濃度為:12g/L ;DO為:4.5~6mg/L。污泥負荷為:0.053kg[CODcr]/(kg[MLSS]•d)。6、污泥井 污泥井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尺寸為2.5m×2.5m×10.5m 。7、出水井 出水井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尺寸為3.5m×1.5m×8.5 m。
寶雞地埋式醫院污水處理設備加工生產?-山東濰坊全偉環保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
在SBR系統中采用縮短沉降時間可截留住那些具有較高沉速的生物顆粒,培養出的顆粒污泥可達3.3 mm(也有僅為0.3~0.5 mm的),其中幾乎不含絲狀菌,全部由細菌組成。顆粒化不是由微生物種類決定的,而是與操作條件有關,曝氣池中的攪動強度或混合程度及曝氣產生的剪切力對顆粒污泥的形成都有較大影響。好氧顆粒污泥的形成機制目前還不*清楚。在SBR反應器中,DO保持在0.7~1.0 mg/L時運行一個月可基本完成顆粒化,且COD、NH3-N、TN去除率高達95%、95%、60%,顆粒中無絲狀菌,SVI為80~100 mL/ g,SS為4~4.5 g/L。好氧顆粒污泥在顯微鏡和曝氣狀態下都可觀察到,其活性即使在DO<1mg/L時也很高,有機物和氨氮負荷可達1.5kgCOD/(m3•d)和0.18kgNH3-N/(m3•d)。
實現活性污泥法的高效同步硝化反硝化,必須在曝氣狀態下滿足以下兩個條件:
①入流中的碳源應盡可能少地被好氧氧化;
②曝氣池內應維持較大尺度的活性污泥。
在連續流好氧條件下硝化發生在碳氧化之后,入流中的碳源被碳氧化或合成為細胞物質,只有當BOD濃度處于較低水平時硝化過程才開始。此時,即使污泥尺度較大也能形成有利于反硝化的微環境,但外源碳已消耗殆盡,只能利用內源碳進行反硝化,而內源水平反硝化的反應速率小,因此SND效率就低。在非連續條件下微生物的代謝模式則截然不同,入流中的碳源可在很短的時間內被微生物大量吸收,并以聚合物或原始基質的形態儲藏于體內,從而使曝氣池中的碳源濃度迅速降低,為硝化創造良好條件。如果顆粒污泥較大,形成有利于反硝化的微環境,則微生物可利用預先儲存的基質進行反硝化。由于反硝化處在基質水平,反硝化的速度快,SND效率就高。
物理化學法
原水→格柵→調節池→絮凝沉淀池→超濾膜→消毒→出水。
運用物理和化學的綜合作用使廢水得到凈化的方法。通常是指由物理方法和化學方法組成的廢水處理系統,或指包括物理過程和化學過程的單項處理方法,如浮選、吹脫、結晶、吸附、萃取、電解、電滲析、離子交換、反滲透等。 1935年W.魯道夫和E.H.特魯尼克開始試驗用物理化學處理系統處理污水。隨著工業的發展,工業廢水水質日趨復雜,廢水中許多污染物,如重金屬離子,用通常的生物處理法難以去除;許多復雜的有機物、生物難以降解;對有毒的污染物其濃度超過微生物的耐受限度時,生物處理法又不適用。為了保護環境和合理利用水資源,廢水排放標準越來越嚴格,對廢水回用率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70年代以來,物理化學處理法得到廣泛重視和迅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