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鄉鎮醫院污水處理設備調試??-山東全偉環保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
為防止厭氧池的低部污泥沉積,厭氧池出水經回流泵回流,回流比按2:1設計,表面水力負荷為10.8m3/m2•d。3T-AF2作為兼氧生物濾池,是厭氧和好氧的過渡段,在運行過程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調節兼氧池每級的曝氣量,以適應不同水質變化的要求,保證系統的良好處理效果,降低廢水處理的成本。共分八組五級并聯運行,每級采用下進水上出水的逐級溢流方式布置。池內安裝載體支架3層,高效懸浮載體2層,載體裝填量為2480m3,投加高效兼氧微生物1984kg,載體有效接觸時間為20.67小時。底部設置曝氣管用于攪拌和反沖洗,平時運行氣水比為20:1,底部設置排泥管。3T-BAF的出水流到3T-AF2,利用進水中的碳源進行反硝化,同時為后段氨氮的硝化提供堿度,減少了加堿量,降低成本,又可以防止產生硫化氫氣體。池內設4組溶解氧在線儀表,控制DO<1mg/L,以保證處理效果。3T-AF2池出水進入到3T-BAF池,通過好氧處理降解廢水中的有機物。在進水端需要投加硝化液,投加量按3-5L/m3水設計。池內安裝載體支架3層,載體2層,載體裝填量為2550m3,投加高效好氧微生物2040kg,載體有效接觸時間為20.0h。底部安裝3T-ADS曝氣系統用于曝氣,氣水比為40:1。3T-BAF出水在回流到3T-AF2之前,作為進水水質較高時的稀釋水源,回流比例1:1。池內設4組溶解氧在線儀表,控制DO在2-4mg/L,以保證好氧生物處理的效果。經過生物處理后的出水,經泵打入到粉末活性炭吸附池。
日照鄉鎮醫院污水處理設備調試???-山東全偉環保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
工藝技術特點
(1)較小的池容和占地面積。
曝氣生物濾池的BOD5容積負荷大,一般可達到5~6kgBOD5/(m3•d),是常規二級生物處理的6~12倍,所以它的池容和占地面積較常規二級生物處理工藝要小,同時在濾池后不需設二沉池,節省了占地面積和土建費用。采用曝氣生物濾池工藝的城市污水處理廠工藝構筑物占地面積只有氧化溝工藝的1/5左右; v
(2)抗沖擊負荷能力強,處理效果穩定,處理出水水質好。
由于整個濾池中分布著較高濃度的微生物,反應速率高,而高濃度的微生物以膜狀存在于濾池的陶粒表面,其本身就耐水量的沖擊,即使濾速增大較多也不會使微生物流失;
(3)對低濃度污水適應性強,不會產生由于營養物過低導致微生物無法培養的情況,且該工藝啟動時間相對較短;
(4)氧的利用率高;
(5)硝化速率高,效果好,若增加回流等設施,可以實現非常好的脫氮效果;
(6)受氣候影響相對較小;
(7)構筑物模塊化,有利于今后的擴建;
(8)主要設備和材料均可國內配套生產,不需進口,節省投資。
懸浮物的去除及分離:一般采用物理方法——主要通過格柵攔截、設置沉砂池等手段去除廢水中大塊懸浮物和砂粒等物質。污水中的無機顆粒和大直徑的有機顆粒靠自然沉淀作用就可去除,細小直徑及膠體有機顆粒靠微水解及生物降解作用去除,而小直徑的無機顆粒(包括尺度大小在膠體和亞膠體范圍內的無機顆粒)則要靠活性污泥絮體的吸附、網羅作用,與活性污泥絮體同時沉淀去除。
出水懸浮物濃度不單涉及到出水SS指標,且出水的BOD5、COD等指標也與之有關。這是因為組成出水懸浮物的主要活性污泥絮體,其本身的有機成份就很高,因此較高的出水懸浮物含量會使得出水的BOD5、COD均增加。因此,控制污水廠出水的SS指標是基本的,也是很重要的。
為了降低出水中的懸浮物濃度,在普通活性污泥法工藝中采取適當的措施,例如采用適當的污泥負荷以保持活性污泥的凝聚及沉降性能,采用較小的二次沉淀池表面負荷,采用較低的出水堰負荷,充分利用活性污泥懸浮層的吸附網羅作用等。在再生水回用處理工藝方案選用合理、工藝參數取值適當和單體設計優化的條件下,活性污泥法工藝*使出水SS指標達到20mg/L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