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墅生活廢水處理設備156****2170****7227
目前,針對鄉鎮污水主要進行分散式處理,國內外主要采用三大類技術和工藝。
一類是借鑒城市污水處理廠二級生化處理的成功經驗,將一些傳統的城市污水處理廠二級生化處理工藝小型化,應用于村鎮分散式污水處理。如SBR、氧化溝、A/O、A2/O、MBR等等。僅從技術的角度來講,這些技術和工藝都比較成熟,可以滿足污水處理的要求。但是,這些技術和工藝通常都比較復雜,需要的設備也比較多。因此,投資相對較大、系統維護管理較為復雜、能耗及運行管理費用高,并且還可能產生一些二次污染問題。這樣的處理系統與我國村鎮社會經濟的實際情況很不適應。其結果是化了大量投資,建成的污水處理廠,也因為高昂的運行費用、缺乏正常的維護管理等原因而處于非正常運行或停止運行的狀態,根本沒有起到處理污水,保護水環境的作用。
第二類是采用一些相對簡單的鄉鎮污水處理方案,包括人工濕地、氧化塘、土地處理系統等。這類技術的優點是工藝簡單、投資小、低能耗、維護簡便、環境友好等,缺點是處理效率較低,通常要在一定的條件下才能取得穩定的處理效果和維持系統的*正常運行,如較低的水力負荷和有機負荷及較長的HRT,這就要求有較大的可以利用的場地。以下列舉幾種常用的技術。
土壤滲濾系統主要可用于水量較小(<20m3/天)的農村污水處理,它主要基于自然生態原理,通過將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土壤中,利用物理、化學、微生物的降解和植物的吸收利用使污染物得到處理和凈化。該技術對懸浮物、有機物、氨氮、總磷和大腸桿菌的去除率均較高, 一般可達70%~90%, 而且基建投資少、運行費用低、維護簡便, 整個系統埋在地下, 不會散發臭味, 能保證冬季較穩定的運行, 便于污水的就地處理和回用。但是,該系統地處理效率很低,水力負荷通常小于0.04m/天,這就需要很大的單位土地面積。在上海地區的鄉鎮污水處理工程中,通常要求每戶10m2或每立方米污水30m2的占地面積。即使農村地區,也沒有這么多土地資源可供利用。另一方面,由于村鎮的人均用水量50-100L/d,較城市地區人均用水量150-200L/d偏低,產生的污水濃度高,懸浮顆粒物多,經常導致滲濾系統堵塞,影響出水處理效果,甚至導致整個處理系統癱瘓。
人工濕地是一種具有較廣泛應用的污水處理新技術,其特點是出水水質好、具有較強的氮磷處理能力、運行維護方便、管理簡單、投資及運行費用低,比較適合于資金少、能源短缺和技術人才缺乏的中小城鎮和鄉村。但同土壤滲濾系統相似,傳統的人工濕地技術也存在處理效率較低、占地面積過大、容易堵塞造成系統癱瘓等缺點。但是,接合我國村鎮的具體情況,可以通過對人工濕地結構和填料系統進行改進,形成高通量人工濕地技術,將其與其他*處理技術優化組合,作為一種后續處理技術,這樣既可以克服人工濕地系統易堵塞占地面積大等固有缺點,保證系統正常運行,又可以提高出水水質,同時還可以美化環境
別墅生活廢水處理設備
微動力污水處理工藝——產品特點:
1.處理工藝以生物處理工藝為主,結合吸附過濾,消毒殺菌等工藝,處理能力高,適用范圍廣,出水效果好;
2.采用一體化結構,整套設備可埋入地表以下,地表可作綠化或其他用地,不需建房及采暖保溫;也可設置在室內;
3.運行噪聲低,對周圍環境無影響;
4.凈化程度高,污泥產生量少;
5.除臭方式采用常規高空排放,另配有土壤脫臭措施,無異味產生;通化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通化生活污水處理,通化工業污水處;
6.整個設備處理系統配有全自動控制系統和設備故障報警系統,運行安全可靠,操作簡便,無需專人職守,只需適時進行設備維護和保養。
膜生物污水處理技術應用于廢水再生利用方面,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由于可防止各種微生物菌群的流失,有利于生長速度緩慢的細菌(硝化細菌等)的生長,從而使系統中各種代謝過程順利進行,使一些大分子難降解有機物的停留時間變長,有利于它們的分解。
能高效地進行固液分離,將廢水中的懸浮物質、膠體物質、生物單元流失的微生物菌群與已凈化的水分開。分離工藝簡單,占地面積小,出水水質好,一般不須經三級處理即可回用。
可使生物處理單元內生物量維持在高濃度,使容積負荷大大提高,同時膜分離的高效性,使處理單元水力停留時間大大的縮短,生物反應器的占地面積相應減少。
水體污染影響工業生產、增大設備腐蝕、影響產品質量,甚至使生產不能進行下去。水的污染,又影響人民生活,破壞生態,直接危害人的健康,損害很大。